三洄河,我想对您说

韩春山


“三洄河”三个字,在2018年这个炎热的夏天塞满了我的大脑。

4月4日,德州市文联主席郭德生,市作协主席邢庆杰在陵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时磊,常务副部长冯冬梅的陪同下,考察参观陵城区滋镇的柳编工艺,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途中,镇党委书记孟广芬引领我们先是绕三洄村走了一圈。整洁的街道,醒目的“红色洄河”大型宣传栏激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听了孟书记的简单介绍,我对三洄河厚重的革命抗战史有了初步的认识。时磊部长要求区作协下一步的工作要围绕“红色洄河”做好文章。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经过与孟广芬书记的数次沟通,一个“以进一步挖掘整理三洄河村革命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沧桑岁月,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地域文化在陵城大地上结出丰硕果实”为宗旨的“红色洄河”征文活动在一个月之后拉开了序幕。

5月26日,区作家协会20名会员组成采风团走进了三洄河村,本次采风活动还邀请了市作协的部分会员参加。现年八十三岁的魏玉深老人在现场详细描述了当年日本鬼子杀害村民魏玉杭的经过;魏洪俊老人带领大家寻找察看了当年为抗击日寇挖掘的地道的几个出口,讲述了党的地下组织在三洄河的活动情况等。村委会委员魏兴江,《三洄河村志》主编魏立金等向大家讲解三洄河村抗战历史的同时,回顾了全村建国以来的发展变化。

一天的采风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三洄河村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怎样把这种厚重和沧桑呈现给读者,是我一个多月来反复思考的问题。在这段时间里,不断有作者把那些凝于笔端的作品发来。有的温婉细腻,有的豪情悲壮。有的磅礴似雷霆万钧,有的低吟如平沙落雁。但在表现形式上大多以抒发情怀为主,作品大都充满了对英雄的赞扬和对日本暴行的控诉。

我迟迟没有动笔。原因有三:一是说起三洄河,人们先想起散落在各个文史资料中的抗日故事。故事的表现多有雷同,况且近年来充斥在荧屏上的抗日剧泛滥,花样繁多。我不想去复制,我要沿着故事的边界去扩展,寻找这片红色土地的精神家园,这需要长时间的思考。二是三洄河村就在身边,三洄河的历史就在身边,发生在那里的每一个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要防止那种无效的文学创作,怎样从表现形式上写出新意?对于这种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怀疑自己的驾驭能力。三是想把那些有关三洄河历史散落在各种书刊媒体上的遗珠串在一起,然后重新打磨加工,奉献给读者一本完整的有关三洄河的红色记忆,手头的资料还多有欠缺。

三洄河,支撑起您几十年沧桑风雨的灵魂是什么,我长时间找不到答案。于是,我三下三洄河,走访当年的亲历者,倾听后人讲述他们的父亲,或父亲的父亲的故事。同时,又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回忆文章及后人为革命先驱撰写的报道故事。如曾担任德州二地委书记的何郝炬所著的回忆录《霜天晓月》;曾任抗战时期洄河中心支部书记的王仕英(魏立勋)2008年所著的《桑榆集》;1985年版的山东革命斗争回忆录丛书《鲁北锋火》;曾任冀鲁边军区政委,后任南京军区副政委的周贯五的回忆录《艰苦奋战的冀鲁边》;《陵县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一卷;《陵县文史资料》第一二三辑及曾任陵县(陵城区撤县划区前的名字)县委宣传部干事的魏立金主编的二十多万字的《三洄河村志》。

我试着从中找出我想要的东西。浩瀚的文史资料里,记载的与三洄河有关的资料故事都是支离破碎的。甚至由于年代的久远,一些人物的名字,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文本的排列上,大都以现实的秩序或者说是以一种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去讲述的。

73岁的魏洪俊,提起当年三洄河支部发展党员时的地点时告诉笔者说:“有人说当年发展党员时的开会地点是在村后的墓穴里,这是严重失实,是在俺家的北屋里。 ”坐在笔者对面的魏洪俊,因长期的农田劳作让老人的脊背有些弯曲。回忆起往事来语言迟顿,松驰的眼皮下面一双浑浊的眼球显现出老年人特有的疲惫。但讲到这里时老人的话语是急速的,声音是明亮的,眼睛也是明亮的,表情中包含着某种抗争。当他看到笔者用赞赏的眼神望着他时,他似乎得到了鼓励和肯定,表情由激烈变成欣慰。

在村子采访,我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魏玉芬的妻子送丈夫南下后,在家一边照看两个孩子,一边照顾公婆。丈夫从此再无音信。为了公婆,她没有再嫁。几十年来,她先是送走了公公,再是送走了婆婆,同时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生活中遇到坎坷时,她就拿出当年丈夫的立功证书看上几眼。慢慢的,青丝变成满头白发,泛黄的证书也早已变成了老人心中的一座丰碑。

在三洄河,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三洄河党支部经历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故事里有酸楚的眼泪,有伸向亲人的绳索、棍棒,有三洄河土地上的一声声呐喊和生活的丰盈给村人们带来的喜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有关三洄河历史信息量的不断加大,让笔者感觉到:三洄河村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史的一个缩影。而如何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体现出来,我每天都陷入到深深的思考当中。

在笔者眼里,当年入党宣誓场地的位置如何,丝毫提升不了一位农民的生活质量。但就在魏洪俊老人明亮的眼神里,笔者读出了那种琐细的卑微喜悦是来自于老人心中的信念和力量。这是一种红色的传承,爷爷传给了父亲,父亲又传给了儿子。

还有那位二十八岁起就离开丈夫的魏玉芬,是什么力量让她延续了中华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让她如此地坚韧与顽强?是艰苦的岁月里孕育的红色种子在三洄河这片土地上收获了。

在和平年代,当某些人的拳头挥向和他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时,这是他人性固有的天质,还是红色基因离开了原有的土壤发生了变异?或因后天营养不足使红色的种子出现了萎缩?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能战胜敌人的英雄,在和平时期为何不能战胜自己!

著名学者谢有顺曾经说过:“当我们探究、回忆、追溯一段历史时,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的是规律、事实和证据,而当事人的生活往往是缺席的。 ”只有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才能对其精神进行探索,从而看到当年他们跋涉的心灵。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想用悲天悯人的目光去对待,想用人性的逻辑去写他(她)们,无论是健在的还是故去的。这片红色的土地是如何变红的?那些红色的种子是如何孕育、发芽,开花结果的。我要去探索红色生命展开的全过程,去考据、实证、还原、追问。

三洄河,我想对您说,您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卷,在这部书卷里包含着许多人生的密码,我一定要把您读懂、读透。“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我要坚定地向着这个目标去创作。在我感到压力的同时,三洄河上空的那一抹红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