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区明清时期的四大家族

张明福


明清时期,今陵城区范围内长期活跃个4个无论仕宦还是文学方面均受人称道的名门望族,他们分别是经济开发区宋集村的宋氏家族,神头镇槐里村的康氏家族,神头镇后石家村的石氏家族,经济开发区孙家洼村的孙氏家族。这4个家族明清两代共考出进士10名(宋氏——宋鸿儒、宋弼;康氏——康丕扬、康廉采、康樵;石氏——石维屏;孙氏——孙继、孙勷、孙于墪、孙今筵),举人17名,为官者达40人之多。他们为官中能够做到清廉、爱民、实干,不搞结党营私、不搞阿谀奉承,严肃纲纪国法,仕途上均取得很大政绩而被载入史册;他们在为人处世当中,均能孝亲睦里、乐善好施,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是当时社会公认的楷模。在今天挖掘优秀传统家风家训的活动中,有必要重温这些文化世家的优秀事迹,让今天的人们有所借鉴、有所继承,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以及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均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宋氏家族


陵城区宋氏家族,现集中居住在陵城经济开发区的宋集村和产业合作区的凤仪城社区等地。据最新调查,陵城区一带已有宋姓后裔3000多人。根据《宋氏族谱》记载,该家族属于宋太祖赵匡胤长子赵德昭的后裔。南宋祥兴二年(1279),元阿里海牙领兵攻打雷州,雷州失守,宋太祖11世孙赵孟庐以身殉国,其弟赵孟廑带领子侄赵由星、赵由膑、赵由旭、赵由昶等6人辗转山西长子县,赵由旭、赵由昶两人最终流落山东德州宋家道沟落户隐居。因为赵氏祖先所建王朝为宋,为便于埋名隐姓,赵由旭、赵由昶兄弟遂改名为宋旭、宋昶。

明清两代,陵城区宋氏家族共考出进士2名,举人5人。两名进士分别为:十世宋鸿儒,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由知县升户部员外郎,官至重庆知府;十四世宋弼,乾隆十年(1745)进士,翰林院编修,甘肃按察使。五名举人分别为五世宋旂,宣德七年(1432)举人,官教谕;十世宋瑞,成化十六年(1480)举人,官知县;七世宋律,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官州学正;九世宋九昭,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十一世宋炳,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历官文安县知县、刑部郎中,官至肃州道按察司佥事。

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为四世宋性和十世宋弼。宋性,洪武中以贡入国学,由明经出仕,尝代所熟悉的大臣撰写奏疏。皇上认为奏章文辞奇妙,召见后授官刑部主事。任职期间,治狱多平反,洪武二十九年(1396)署刑部右侍郎。三十年(1397)出为湖广按察司副使,调陕西。永乐初,升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监采马湖大木。山溪纡阻,所需工费亿万,土人忧不堪命。宋性祈祷于天,洪水忽然暴至,木材自嵎中顺利漂出。土人惊讶地认为宋性是神灵下凡,为他建祠祀之。后在刑部右侍郎任上,宋性随明成祖朱棣征北元至捉虎山,馈饷乏匮,谋合庙算,加尚书俸,赐马蹄金2锭。宋性所到之处,都以廉能著称。后宋性因病告归,结果被诬陷抄家,抄家过程中并未发现宋性家中有多余的银钱,惟马蹄金在焉。上知其廉,赐地10顷,免其租并阖户差徭,仍复其官。宋性以年老病重为由,婉言拒绝。成化间,诏祀学宫。尝辅佐夏元吉治水,浚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使苏松一带农田成为旱能浇涝能排的丰产田,事迹载《明史·夏元吉传》。

宋弼(1703-1768),字仲良,号蒙泉,清济南府德州(今陵城区边临镇冯家寨)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十年(1745)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编修、《续文献通考》纂修官、泺源书院山长、甘肃按察使等。著有《蒙泉诗集》《思永堂文稿》《州乘余闻》,编有《广川诗钞》和《国朝山左诗抄》《山左明诗钞》等。《四库全书》的主编纪晓岚和他是最要好的朋友。纪晓岚作有《和蒙泉秋感》《岁暮怀人·宋蒙泉》《罗酒歌和蒙泉》《与蒙泉阅长河志因出所作州乘余闻见示题二绝句》等。

宋氏家族的文学成就有:宋谏——《东圃隐居记》;宋来会——《近思斋集》;宋弼——《山左明诗抄》《州乘余闻》《蒙泉诗集》4卷、《思永堂文稿》4卷、《广川诗抄》。

宋氏家族见诸于文学作品中的记述有: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宋清远所讲的故事3个、宋弼所讲的故事3个。王培荀《乡园忆旧录》涉及宋兆李的故事1篇,宋弼的3篇,宋弼之子宋湘皋的1篇。


二、康氏家族


陵城区神头镇的康氏家族,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北直隶(今北京郊区)玉田县迁至陵县(陵城区撤县划区前的名字)神头镇(街)的。现分布陵城区、德城区以及省内外多处地方,人口达3000余人。康氏家族是德州区域为数不多的文化世家。

明清时期康氏家族共考出进士3人,举人3人,各类贡生17人。三名进士分别为:七世康丕扬、九世康廉采、十世康樵。

康丕扬,万历四年(1576)举人,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康廉采,字计庸,号继骧,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十六年(1659)进士,授福建兴化府推官,迁河北灵寿县知县。康樵(1661-1712),字友渔,一字牧斋,号雪涛,一号雪庐,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人,四十二年(1703)进士,以母老就兖州府教授。在任4年,甚得士心,未及报政卒。

三名举人为:康恕、九世康严采、康凤翥。康恕,成化十六年(1480)举人,官知县;康严采,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凤翥,字紫庭,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

十七名贡生分别为:顺治五年(1651)副贡康懋采、康载采、康金榜;顺治十八年(1661)贡生康温采。康熙二十七年(1688)岁贡康敏采;康熙四十二年(1703)岁贡康玣;雍正七年(1729)岁贡康灼坤;雍正九年(1731)岁贡康棻;乾隆十三年(1748)岁贡康炳文,候选教育,改选县丞;乾隆十五年(1750)恩贡,康坚、康西铭;乾隆二十五年(1760)岁贡康炎新;乾隆四十六年(1781)岁贡康鸣岗,初选安丘县训导,次选博平县训导;嘉庆八年(1803)岁贡康钟岳;道光元年(1821)恩贡,康凰翮(hé)。道光八年(1828)岁贡康致广;光绪二十年(1894)岁贡康至惠。

康氏家族代表人物为七世康丕扬。康丕扬(1561-1642),字士遇,号骧汉。生而颖敏,读书过目不忘。 16岁进入县学。万历四年(1576)中举,二十年(1592)进士,先后任宝坻县知县、密云县知县、陕西道监察御史兼管河东盐政、辽阳巡按兼学政,后署理两淮盐课。在任期间,修理城池,平反冤狱,严于执法,惩治恶僧,化解矛盾,维护安定,注重厘正文风,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万历三十七年(1609)春,致仕归里。晚年教子课艺,整理地方文化册籍,对家乡的文化事业建设有突出贡献。崇祯五年(1642)秋卒,享年81岁。著有《北台疏草》2卷、《按辽疏草》6卷、《按晋疏草》6卷、《三关图说》《按淮疏草》2卷、《癸卯两事志略》5卷、《省身录》1卷、《蓄德录》1卷、《千秋镜源》60卷、《广古传信方》5卷、《集闽方》4卷、《宫传方》3卷、《东坡先生外集》86卷、《韩魏公集》30卷、《白氏长庆集》4卷、《评》4卷、《公移尺牍四六诗文》84卷、《栖凤馆遗文》1卷、《东方先生文集》。其中,《三关图说》《东坡先生外集》《东方先生文集》3书仍存于世。康丕扬曾为东方朔墓立碑并辑《东方先生文集》,集东方朔事迹与作品于一体,目的是进一步弘扬东方朔文化,还东方朔本来的历史面目。

康氏家族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陵县志·艺文志》中收录的康氏家族文士9人所著书目26种,即:康丕扬——《按辽疏草》6卷、《北台疏草》2卷、《按晋疏草》《按淮疏草》2卷、《癸卯两事志略》5卷、《省身录》1卷、《蓄德录》1卷、《千秋镜源》60卷、《六朝兵鉴》27卷、《集闻方》4卷、《广古传言方》5卷、《官传方》3卷、《白氏长庆集评》4卷、《公移尺牍四六诗文》84卷、《栖凤馆遗文》1卷、《锄经堂遗文》1卷;康湛——《万紫园集》;康溥《厌阳稿》24卷;康严采——《挹爽亭遗集》1卷;康温采——《松云轩遗集》1卷;康樵——《大冶斋遗文》1卷;康灼坤——《梯霞斋遗文》1卷;康坚——《谦受堂遗文》1卷、《经史统要》2卷;康约——《此君山房诗文集》2卷、《康氏诗草合集》8卷。


三、石氏家族


陵城区神头镇的石氏家族原籍河南汝县人,始祖石甫于洪武年间迁往临邑城南清凉店,稍作停留后迁入神头镇后石家村。二世石通,三世、四世失讳,五世石金,六世石献忠,均务农。七世出了进士石维屏。八世石天麒、石天麟,九世至十二世失讳,十三世石希贤。前几年石氏族人石连儒、石林先、石贤圣等,都曾试图发动族人重修族谱,但均未成功。据说民国《石氏族谱》现还有唯一的存世本,但收藏者坚称没见。非常遗憾,由于石氏家族材料缺乏,所以对石氏家族的研究难以深入进行。

明清时期石氏家族共考出进士1人,举人1人。进士为七世石维屏;举人为八世石天麒,石维屏长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举人,官至合肥县丞。岁贡生1人:石青碧,乾隆五十年(1785)贡生,道光《陵县志》有传。

石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为石维屏。石维屏(1573-1638),字邦卫,号新周,陵县神头镇后石村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二十九年(1601)进士。初知献县,循良称第一,去后讴思立祠祀焉。升任兵部武选司主事;丁忧,服除改任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调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后迁祠祀司员外郎。天启二年(1622),由精膳司员外郎升任礼部仪制司郎中。天启三年(1623)五月,石维屏被委任为河南按察司副使分巡汝南道;天启五年(1625)九月,升任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管遵化道,出任山石(山海路、石门路)关内道。天启六年(1626),升为陕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崇祯二年(1629),改任为山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石维屏仕宦32年,田产不增,死后入陵县乡贤祠。


四、孙氏家族


孙家洼的孙氏家族的始祖孙邦英,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潍县迁来此地务农。现家族后代遍布德州城乡、陵城经济开发区、丁庄镇、平原、临邑、商河、济阳等地,人口达4000余人。其家族仅孙家洼一带在清代共考出进士4人,举人8人。

四名进士分别是八世孙继、十世孙勷、十一世孙于墪、十二世孙今兰。孙继(1619-1697),字曰可,号书台,顺治八年(1651)举人,十二年(1655)进士,授长洲知县。孙勷(1630-1740),字子未,号莪山,一号诚斋。康熙二十年(1681)乡试解元,二十四年(1685)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三十二年(1693)主持福建乡试,以廉政闻。四十八年(1709)任贵州提学。诗文名天下,著有《鹤侣斋诗文集》。孙于墪,字慎夫,号雁候,孙勷七子,雍正二年(1724)举人,五年(1727)进士,无出仕记录。孙今筵,字中长,号理田,孙勷之孙,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生,朝考一等一名,选授登州府栖霞县训导,补兖州府藤县教谕,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三十一年(1766)进士,官安徽萧县知县。

八名举人分别是:十一世孙于盛、孙于盩(zhōu)(明经)、孙于盙、孙于盤、孙于贽,十二世孙今兰、孙今敬,十四世孙开机。孙于盛,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候补内阁中书;孙于盩,雍正元年(1723)举人,候选知县。孙于盙,雍正十三年(1735)举人,候补知县,诰封修职郎,赠文林郎;孙于盤,雍正十三年(1735)举人,云南富民县知县兼署禄丰县事,升昭通府分防鲁甸粮捕通判,署郡守丞;孙于贽,乾隆元年(1736)举人。孙今兰,乾隆元年(1736)举人,官武义县知县。孙今敬,乾隆三年(1738)中举,官知县。孙开机,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无出仕记录。

孙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孙继与孙勷。孙继(1619-1697),字曰可,号书台,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中举,十二年(1655)中进士,授官江苏长洲县知县。他爱民如子,为人清白廉洁,深受县民拥护,世称“清介先生”。后因百姓生活困苦又不忍心加派,未能完成国家的征收任务而被罢官。临归乡时发现才童李勷,经与其父李文科协商,让李勷拜其长子孙云锦为父。李勷由此改名为孙勷,随嗣祖父来到德州东柳村。孙继罢官以来,足迹不入城市,悉心调教后代与亲邻。

孙勷(1655-1739),字子未,号莪山,又号诚斋,清代德州东柳村(今陵城经济开发区孙家洼)人。 24岁夺得山东乡试第一名;28岁考中进士,钦定第五名。后入翰林院,授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官至通政使司右参议。37岁时(康熙三十一年,1692),为福建乡试正考官。 53岁(康熙四十八年,1709),提督贵州学政。 57岁(康熙五十二年,1713),升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次年,升翰林院侍讲,改授翰林院提督四译馆、太常寺丞。64岁时(康熙五十八年,1719),升授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官阶。是年,曾保举白璜、阿锡鼐、陆经远、邹汝鲁、俞化鹏、杨名时、李馥、梁文科、申大成、望份、彭维新、黎致远为总督、巡抚、学道、布政使,上书表扬知州李朝柱。吏部以所举人员过多过滥,被降2级调用。67岁时(雍正元年,1723),令皇上召见,补授通政使司右参议(正五品)。雍正四年(1726),70岁的他以年老告退。其人品、官品、文品皆闻名天下。

孙氏家族的文学贡献:孙勷——《鹤侣斋诗文稿》《使黔偶记》《读韩秘记》《四书集注》等。王培荀《乡园忆旧录》、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聊斋志异》都有孙氏家族的记载。其中,《乡园忆旧录》有孙继1篇,孙勷的2 篇;《聊斋志异》中有《孙勷为李忭审文》一篇。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