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院士博士也 要能工巧匠

星光糖业科研团队交流研发心得


  一组数据显示着乐陵人才的变化:截至2018年5月,全市共引进院士、“高端人才”专家、博士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18人,企业全职引进全日制本科生534人,而在2016年上半年相关数据分别为32人、226人,本科大学生数量翻了一番。
  一个细节看出乐陵对人才的渴求:对于硕博研究生,不做全日制要求,对于大学生没有择业期限制,只要来乐陵,都可享受补贴。“对人才工作,我们‘点穴式’精准施策,打出组合拳,既要引院士博士也要育能工巧匠,多方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杜志猛说。

  德州补贴一次,乐陵再补贴一次

  给力政策吸引118名专家扎根

  成立于2008年的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近10年发展,已从名不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马铃薯机械行业的“航母级”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李学强说,公司跨越式发展得益于高端人才的引领,推动了企业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创造”转变。
  2016年,该企业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李洪文,李洪文带领6位博士成立“马铃薯机械产业化创新”团队,入驻希成农机进行马铃薯机械智能化研究。在李洪文团队协助下,企业先后申请专利42件,累计授权28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15项,每年可为公司增加产值3000万元以上。
  借助科技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的快速转化,希成农机得到了社会资本的支持,投建了马铃薯智能化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实现了科技型小企业迅速“化蛹成蝶”,为占领中国马铃薯机械制造行业高峰提供了强力支撑。
  因成绩突出,李洪文被评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德州市创新创业团队,获得各级扶持1000余万元。
  成绩如此突出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来源于两个文件——“黄金30条”“钻石19条”。对人才科技工作,我市实行的是“德州补贴完,乐陵再补贴一次。 ”
  李洪文并非个例。去年百枣纲目引进济南果品研究院院长、“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吴茂玉,协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3项、共同制定红枣干制品国家标准1项,协助企业研发枣骨茶等新产品3种,让废弃枣核得到充分利用;调味品企业飞达集团,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廖小军,协助企业开展辣椒籽蛋白质提取项目,让废弃的辣椒籽再次产生经济效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龙国荣,协助泰山体育集团研发出了全碳纤维自行车,获得“国家工业设计金奖”等。
  截至目前,我市引进院士3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自主培养“泰山”系列人才4人、德州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14人。在人才政策的推动下,2017年全市完成技改投入9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2.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

  一年培训新型农民1.2万人

  涌现出一批种粮大户、养殖能手

  枣农谭富国承包了12亩枣林。种枣多年的他,被枣裂果难题困扰,这不仅影响枣的外观,而且进水后容易腐烂,影响收益。
  现在居民对“米袋子”“菜篮子”要求更高了,我市也紧跟市场变化,走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听闻中国农业大学的现代农业科技小院能解决农业技术大问题,市领导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对接,几经争取,于2014年成立了首个由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建的“现代农业科技小院”,中国农大硕博研究生长期驻站,在一线科学研究,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农科小院的7名硕博研究生吃住全在小院,市政府全方位保障科研与生活,通过共同承担农科项目、开设农民田间学校、科普角,开展无线广播宣传等方式提高我市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广大农民的技术水平。
  通过调研,枣裂的问题提上了农大学子研究的日程。博士陈广锋介绍,根据枣树裂果现象,小院学生历时4年,通过两届学生对枣树“从上到下”开展一系列的接力研究,研究出了上“挂吊瓶”输营养液、定制喷施微量元素,下施有机肥等方式,增强果树的抵抗力,无公害解决了金丝小枣裂果难题。
  陈广锋和他的同学们还利用农民夜校和乐陵大讲堂,多次为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农民授课,教给他们防枣裂、无公害施肥等新技术。
  “长期困扰咱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办法,枣裂问题解决了,枣子好看了,收入肯定会增加。 ”谭富国说。
  我市发挥农民夜校和乐陵大讲堂的作用,组织50多名老师送教下乡、送技下乡,还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农业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答疑解惑,让农民学中干、干中学。截至目前,已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60次以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涌现出了不少“种粮大户”“养殖能手”,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涌现在广袤田野中。
  为了培养本土人才,我市还积极实施“枣乡英才”培养工程,目前评选2批56人,四年管理期内,每人可享受4500元的科研经费和生活补贴,还能免费健康体检、外出休假疗养等,带动了本土人才服务发展的积极性。

  开拓思维,“走出去”“引进来”

  专家人才、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

  6月19日,我市组织部分乡镇街、农业相关部门人员赴浙江大学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研修班。
  这是按照《乐陵市乡村振兴暨南部生态区建设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要求,通过组织“走出去”学江浙沪先进经验、“引进来”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对涉农企业家、生态区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人才开展乡村振兴、生态园区建设、产业园区规划等方面的培训,促进思路开拓、思想解放,提升服务建设发展能力。
  为我市乡村振兴暨南部生态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我市早早布局,制定了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在今年,我市将组织开展‘乐陵籍博士家乡行’‘乐陵籍高端人才座谈会’等活动,聘请科技副镇长,落实大学生人才就业安置办法,吸引更多企业家、专家人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关注家乡发展,激发南部生态区活力。 ”杜志猛说,同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依托南部生态区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商学院,定期举办科学种养、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等专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农技大讲堂、专家授课等形式,培养一批懂生产、懂经营、懂管理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开展“枣乡乡村之星”评选活动,壮大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对获批“齐鲁乡村之星”“德州乡村之星”的人才,给予配套补助。
  对于人才培养,我市考虑得更远,通过教育打造本土人才生力军:民生教育集团投建的职业中专今年9月开始招生,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结束乐陵没有高等院校的历史,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本土人才支持、智力支撑,服务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将高考落榜人员定向培养成技能型蓝领。目前我市2018年高中毕业学生信息库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采取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培养、输送技能型蓝领。□本报记者 王志强 本报通讯员 王晖 陈志博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