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杏坛二十载情暖桃李千万家——记德平镇第二中学教师张秀红


  张秀红,女,1972年9月出生,是一名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担任班主任、学科组长。
  自1992年到临邑县德平镇第二中学任教以来,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位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从教二十多年来以校为家,从未耽误过一节课,把平凡的工作当做人生的事业来经营,默默地守侯着那份简单而执著的人生信念。
  学高为师,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前行;恪尽职守,追求三尺讲台“最美的风景”。从踏上了“三尺讲台”起,她坚信从师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时常担心将来某一天,会成为一个无源之水的教师,所以她利用一切学习机会提升素养。她有两个习惯:一是经常自己掏钱买书给学生看,二是常在班里讲新闻时政。相信读书能提高她的工作能力,能涵养她的精神之魂。所以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学生读新闻,讲新闻,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从思想上、唤醒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恪尽职守,立志成为三尺讲台上的一道“最美风景”。
  搭建平台,用活动激发学生感恩之心;多种方式,学做“助力型”班主任。她认为“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她把班级布置成“精神乐园,书香家园”。利用多种形式举办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譬如“我也当老师、朗读者、名著分享、父亲节的贺礼”等形式大受学生欢迎。她严而有度,用爱和童真与学生交流,课上是老师,课后是朋友。在班级管理中,班会除了解决班级事务外,她还充分利用班会搞活动,活跃班级氛围、提高班级凝聚力。如:你说我猜、抢凳子等活动。利用班会搞活德育工作(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专题、清明节专题、感恩教育专题等)使他们班的班会成为学生一周的期待。在家长会上经常选择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案例、分享教育经验、端正家长对学生分数的态度;大力表扬孩子在学习、生活上的点滴进步,委婉指出某些孩子存在的问题。让家庭、社会成为一股学校教育的助力。她曾经自豪地说:“让教育的天空,因我而更美丽。”
  雪中送炭,温暖留守儿童;锦上添花,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学生家长对她真实的赞誉。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特别是对于贫困生、单亲孩子和留守儿童给予的爱更多,投入的情更浓,但是尽量做到不留痕迹。
  平时她在班里经常以聊天的形式了解孩子们家里的近况,教他们如何洗衣服,保持个人卫生、整理内务等。她了解到班里的葛英同学爸爸因打工,不慎造成残废,失去劳动能力,家庭开支全靠母亲一人打工维持;学生于健小小年纪失去了妈妈。贫困生补助给他们时,特别照顾了他们的自尊心,努力达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境地。她真诚的认为这样的爱才是真爱。让这些孩子意识到他们是“大家庭”里的一个分子,确实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她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关注学生个性,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这也是她最值得让任何一个老师学习的。
  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感染教师;身正为范,树立教师的“标杆形象”。“要成为一名永葆活力的教师,首先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实干家。”她经常对年轻教师说,从班级管理到课堂教学,她都毫无保留地传授。为年轻教师开教育、教学讲座,范写公开课教案,不厌其烦地听、评课。尽管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她累并快乐着,“那是因为我有一颗乐观,上进且平和的心”。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作为教师她是爱岗的榜样,是敬业的典范。
  二十多年来,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耕耘着自己的完美人生。
□龚雪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