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昊锟家庭农场积极创建“大姐工坊”,提供免费培训和就业岗位

□本报记者刘臻本报通讯员张兆坤张柴智慧

“想提高淘宝店的销售量,店面装饰非常关键,咱们必须用简明突出的文字说明产品特征,比如牡丹籽油要注明纯天然食用油。 ”3月19日上午,宁津县长官镇辛集村的昊锟家庭农场负责人赵秀花正在电脑前,手把手教贫困残疾妇女苏晓敏完善网店。

今年38岁的苏晓敏只有初中文化,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做电商。由于小时候患强直性脊柱炎导致脊椎黏合、驼背,身高只有1.4米的苏晓敏无法从事较重体力劳动。糊纸盒、插花……她只能靠做简单的手工维持生活。去年8月,丈夫又不幸患上肺癌。为了给丈夫治病,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因病致贫,成了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去年11月,丈夫去世后,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既要照顾80岁的婆婆,还要供12岁的儿子上学。家门口就业成了她最迫切的需求。

去年9月,辛集村党支部书记李景忠找到她,说:“晓敏啊,咱们村有个妇联‘大姐工坊’扶贫项目昊锟家庭农场,种植了300亩牡丹、盖了1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牡丹花开时,他们需要工人锄草摘花,平时还能进行牡丹花的产品深加工。 ”第二天,苏晓敏就来到家庭农场,向负责人赵秀花报了名。不仅是摘花,勤奋的苏晓敏还学会了如何用油用牡丹榨出牡丹籽油、用花蕊做牡丹花茶。她给记者算了笔账,上工按日算,一天能挣25元钱,一个月的收入就有750元钱。

然而,每到冬天的销售淡季,多数贫困户要收工回家。考虑到苏晓敏家的困难,赵秀花在2018年春节过后,给她找了个新岗位——农场在互联网上开网店,对她进行免费电商培训,成为网络销售员。由于文化水平较低,苏晓敏学得比较慢。“从认识网络,到学会打字、排版,我用了2个月时间,但赵总不厌其烦地反复教我,现在我学会了网上销售,每月工资1500元。 ”

像苏晓敏一样,还有170名贫困群众受益于昊锟家庭农场“大姐工坊”项目,其中包括95名贫困妇女实现了稳定就业。据了解,“大姐工坊”作为我省推行的巾帼居家创业就业扶贫方式,帮扶对象就是像苏晓敏这类年龄大、缺技能、“脱不开身”的女性,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目前,我市已创建省“大姐工坊”(农家乐)89处、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点”51处、县“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点”300余处,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妇女1253 名,年人均收入超8000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