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将对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3月2日德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德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德州市育红聋儿语训中心在德州中心广场展开宣传教育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有相关数据显示,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听力残疾者,而听力障碍新生儿中有七成是先天性耳聋。

  听障新生儿中先天性耳聋占七成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8500多万残疾人,其中听力障碍约占33%。
  根据德州市残联的统计数据,德州目前共有109127持证残疾人,其中听力残疾者3354人,0-14岁367人。

  德州听力残疾者3354人
  0-14岁听力残疾367人

  据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筛查显示,2017年82456名新生儿中,确诊听力障碍79人,其中重度耳聋41人。也就是说,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听力残疾者。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高曼主任表示,致聋的原因有很多,可大致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其中听力障碍新生儿中七成是先天性耳聋。“这些孩子中,有的父母双方均不是听力障碍者,但因自身携带了可导致耳聋的基因,并将这种基因遗传给了孩子。”高曼说,还有些先天性耳聋没有遗传性,但母亲在怀孕期间,不恰当用药、生病、外伤、强烈的精神刺激等,或者胎儿发育不良,都会导致孩子出生后先天性耳聋。
  先天性耳聋病因

  1、父母携带可致耳聋的基因2、孕妇不恰当用药、生病、外伤、强烈的精神刺激等3、胎儿发育不良
“截至目前,医学界已经发现了300多个导致耳聋的基因。”高曼表示,“携带这些基因的孩子不一定出生时就有听力问题,很多后天耳聋的人,其实也是因为携带了这些基因,如果受到某种外界环境的刺激,就会突然听不见。”
  高曼解释,有些听力障碍的孩子属隐性遗传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内耳畸形。“患者在刚出生的时候,听力筛查完全正常,后来表现也一切如常。但如果摔一跤或被打一巴掌,就可以致聋。”高曼称,“通过耳聋基因筛查,有发现迟发性听力损伤的可能,及早预防;发现耳聋基因携带者,对家人进行咨询和指导,避免耳聋,也可对已生聋儿家庭进行再生育指导,避免再生聋儿。”
  实施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

  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为有效预防听力残疾,2017年市残联制定出台了《德州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准康复服务覆盖率目标,建立了残疾人精准康复组织领导体系、技术指导体系、精准服务体系,为全市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与救助,精准康复服务覆盖率为86.45%。
  同时,进一步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增资扩面”,市级项目救助资金增加到350万元,为全市37名0-6岁、34名7-14岁听障儿童进行了人工耳蜗免费植入手术,并对其进行了术后免费康复训练,实现了人工耳蜗全覆盖。此外,为32名听障儿童和40名贫困听障老年人免费发放、验配了助听器。
  2018年,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指示,我市将推动精准康复服务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转变,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加大康复救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做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康复一例”,让更多的聋儿走出无声世界。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锦瑶 通讯员 刘光涛 刘娜
  ■延伸阅读
  七成老年人有听力障碍

  “总感觉两只耳朵闷闷的,堵得慌……”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今年65岁的徐阿姨告诉专家,她8年前出现双耳听力下降,因为不影响正常生活,起初并没有重视,可双耳听力逐年下降,导致近两年与人沟通受到严重影响。
  徐阿姨原本是一个非常开朗的人,但近段时间总是怀疑大家在背后说自己坏话,脾气越来越差,“别人说话总是听不清楚,现在出门也不愿意往人堆里扎了。”
  经过专家检测,徐阿姨的平均听力损失60分贝,为中度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耳部组织出现的退行性病变,任何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出现老年性耳聋。”专家表示,听力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沟通障碍,因为别人说话听不见,患者就变得不愿意与人交流。老年性耳聋一般是双侧听力同时下降,如果只是单侧耳朵听力下降,那就不是单纯的老年性听力下降,多半是由疾病引起的,或是耳朵分泌物增多导致耵聍栓塞。
  活动当日,共有60余位老人检测耳朵,七成有听力障碍,其中六成老年人属退行性病变。“出现老年性耳聋不要紧张,也不要置之不理,应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选择佩戴合适的助听器。”专家表示,老年人主要的致聋原因有很多,“年龄和遗传因素、中耳炎、噪音、耳毒性药物、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长期吸烟、酗酒、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致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