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每个人都在编织着自己的新年愿望,憧憬着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在新春佳节期间,记者走访基层采访市民,听他们谈一谈——新年新憧憬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一家一户团圆时总有讲不完的话题,而不同的时代却有不同的话题,如今,乡村振兴、能人致富、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等等成为了新话题,人们或希望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或希望与员工携手做大做强企业,或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愿景”如同新春的一股暖流,浸润和温暖着每一个人。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区
  2月18日,正月初三,一大早,赵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廷坤就来到镇上,串村抽村内环境卫生情况,转了两个小时,走了11个村看到垃圾运转正常,村内卫生仍像往常一样保持良好后,从心底为这些村环境点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目标——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我们多措并举打造美丽乡村样板,就是真正体现乡村振兴、富裕强镇这一中心。 ”该镇党委副书记潘洪建说。
  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中,该镇投资500多万元,通过对该镇大徐、刘西、刘东等5个试点村庄进行村内主次街道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重点提升,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工作原则,打造出了首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今年,全镇31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完工,实现了街巷硬化户户通、全覆盖。
  “有了这笔扶贫资金,俺和老伴都能过上了宽松年。以后每年能分红,俺们家的日子会更好! ”因病致贫的刘庄村村民刘文汉正数着2000元百元大钞分红款激动地说。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上,该镇将项目扶贫作为群众脱贫的重要措施,建设了光伏发电、农机合作社等3个产业项目,贫困户把扶持资金入股到经营主体,通过分红得到稳定收益。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单人分红在 800元至2000元不等。
  该镇党委书记汪志刚表示:“秉承十九大报告有关内容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乡村振兴要求,我们镇将调集全镇之力大手笔、快节奏、实推进乡村振兴这项工作,真正将赵官打造成齐河次中心、经济强乡镇,让全镇3.2万群众普享这一成果。 ”
“乡土能人”传帮带,
  农民创业致富快
  2月19日,正月初四,在胡官屯镇孔老村看到很多村民在招待完亲戚后,都来到自己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蔬菜,准备运往济南、长清销售。“什么叫致富能人,个人富不是真正富,能攻克困难,带领全村富才真正配得上叫致富能人……”该村党支部书记孔祥杰说。
  蔬菜种植一直是孔老村的传统产业,市场和技术,成了制约下该村经济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要在市场和技术上做足文章,带领村民致富,这就意味着首先得有经济头脑。种植大户孔祥峰便是大家公认的有经济头脑种植能手。他在村里有6亩的大棚基地,凭着自己的能力,很快发家致富。
  孔祥杰带领孔祥峰等一批致富能手从产业规模化着手,一改过去的“输血式”被动扶,成立合作社将贫困户集中起来“抱团取暖”,把村里贫困户露天种植菜升级为温棚种植,并手把手教村民如何掌握蔬菜种植和市场需求要点,帮助村民种植出市场紧俏、品质优良的有机蔬菜,孔老村的蔬菜走出了胡官屯镇,卖到了大都市。目前,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达200多亩,带动10名贫困户入股、20名贫困户就业。
  该镇党委书记缑文利表示:“我们充分发挥本镇传统的果蔬种植优势,利用好返乡下乡人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栽培、绿色蔬菜种植等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形成‘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在实现产业兴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扶贫产业项目,增强扶贫效益,从而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新旧动能转换高歌猛进,
  老树开花“延链”育新“枝”
  2月20日,正月初五,春节假期还没结束,生态城规划建设部部长李玉军就早早来到办公室,看文件、打电话,提前安排齐鲁科技小镇施工事宜。“在假期,心里都挂着齐鲁科技小镇的建设。今天一想到小镇建设,在家实在待不下去了,就到班上盘算相关事宜,做到开工前各项工作提前安排,确保假期后小镇建设按部就班推进。 ”李玉军说。
  齐鲁科技小镇,作为我县新旧动能转换服务产业集聚区之一,投资10亿元,集孵化器、加速器、商务楼宇、人才公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山东永锋集团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认真查看电炉炼钢短流程生产设备,确保生产无事故、产品有保证。
  该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投资33.5亿元新上高效环保电炉等项目,在全省钢铁企业中率先把现有转炉炼钢长流程生产工艺,逐步升级为高效环保的电炉炼钢短流程生产工艺,实施后,厂区烟囱将基本消失,仅新水消耗量、废气排放量可分别减少40%、80%,实现以废钢为原料冶炼优质钢种,投用后,产品制造生产流程由现在的15小时压缩到3个小时。
  我县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围绕碳纤维产业,吸引16家新材料企业落户,形成研发、中试、行业标准检测、产业化一整条产业链,打造全国碳纤维研发生产集聚区;通过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培植发展起一批科技型、创新型、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以奇瑞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发展到17家企业,有6家实现整车制造;以百多安为代表的16家企业形成竞牵力强的生物医学及医疗器械产业;以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基地、华樱轨道装备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关联规模以上企业30余家,并成功创建“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记者 宋宜广 通讯员 孙骥 赵波 祁凯 宋志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