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哈哈腔:一腔古韵一腔新声

经典曲目《猪八戒背媳妇》幽默诙谐的演出引得村民阵阵喝彩

精彩的演出

面对化妆好的演员,这名小男孩有些茫然

演员的瞬间“变脸”让孩子们不明所以

现场观众齐声鼓掌叫好

刘贵村哈哈腔剧团全体演职人员登台亮相

哈哈腔,属于一种地方剧种,以庆云县徐园子乡刘贵村为主要发源地,经过哈哈腔艺人们的不断传承发扬,曾一度盛行于鲁西北、冀东南一带。
哈哈腔的最大特色就是“草根”,经过数百年沧桑变化,也一度濒临失传。2016年,庆云县刘贵村哈哈腔剧团重新成立,哈哈腔的传人们希望能够将这一地域文化艺术的瑰宝传承发扬下去,让哈哈腔再放异彩。
2016年2月份,本报以《庆云哈哈腔:一腔艰难,一腔希望》为题,对刘贵村哈哈腔剧团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进行了专题报道,该剧种的现状得到了县、乡两级政府以及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当地乡政府在2016年、2017年专门拨付专项资金共10000元,村里又出资4000元,用于剧团购置服装、演出道具等。
时隔一年,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再次前往刘贵村,实地观察他们一年来的变化。
2月8日,刘贵村村中心一处空地上,早已搭建好的舞台旁挤满了等待演出的村民。村民王旭堂告诉记者:“我们的哈哈腔昨天在县里的民间文艺展演中拿了个二等奖,听说今天要在村里演出,又激动又高兴。”
2月7日,该村哈哈腔剧团参加了全县的民间文艺展演,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夺得二等奖。该剧团团长王金树说:“这是我们首次参加全县的演出,由于受表演时长的限制,真正的精华无法展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取得二等奖的成绩,我们感觉也很不错了。”
记者来到临时“化妆间”发现,艺人们正在互相帮忙化妆,造型,更换服装。现如今,刘贵村哈哈腔剧团的艺人们量身定制了更加合身、得体的服装,更新升级了几十年以前的道具,人物形象更加逼真。围观的村民将不大的“化妆间”挤得水泄不通,希望能一睹哈哈腔艺人的“芳容”,更有三五岁的孩童为他们平时所熟悉的人物的瞬间“变脸”感到惊讶。“我们在2016年与邻近的安务中心小学进行了沟通联系,希望能让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哈哈腔能够得以传承发扬。”该剧团副团长王洪清说。“一腔古韵,一腔新声”——到如今,庆云哈哈腔这一具有300余年历史的地方古戏曲已重新在更大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再放异彩。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周建新 摄影报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