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积极打造京津冀放心“菜篮子”

□本报记者刘臻本报通讯员石勇赵梓霏

    春节临近,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引起大家关注。您知道一棵蔬菜,从生产基地到餐桌,要经过多少道“安全关卡”? 1月3日,记者来到齐河县,就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访。

从农田到超市三道“安全关卡”


    1月3日上午6点,位于齐河县焦庙镇的金鲁班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大棚里,技术员正忙着收割菠菜,并用农残快检设备对它们进行“体检”。结果显示,农残抑制率等未超标。随后,包装工人把菠菜扎成一小捆、一小捆,封上塑料膜,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上领取了“身份证明”——一张二维码,贴在外包装上。
    上午8点,新鲜的菠菜被依次摆放在一个个白色的塑料筐中,接受焦庙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齐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组织的例行抽检。
    取样、浸泡、加试剂,然后加热,再通过仪器分析测定……经过15分钟的检测,仪器显示这批菠菜品质确实没问题,化验员给它们出具了农残检测报告。
    抽检,是进入超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若是检测不合格,工作人员会立即记下交易记录,找到问题批次退回。 9点左右,公司的技术员将菠菜配送到齐河县德百超市,同时出具了农残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手续。确认没有问题并进行抽检后,超市工作人员将这批菠菜摆上了货架。
    10点30分左右,市民李新月选购了一捆菠菜。她一边扫着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一边对记者说:“这样的蔬菜让我们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菠菜就能说话了。 ”记者看到,扫码后手机上显示:“我的体检报告”能告诉消费者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以及检测单位、检测人;“谁买的我”让消费者知晓采购单位和送货时间;“谁送的我”显示配送人员和配送车辆信息;“我从哪里来”能让消费者明白这批蔬菜来自哪个蔬菜种植基地,精确到种植户的名字。
    齐河县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将42家规模化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和19家大型农资经营门店纳入追溯监管范围,实现对生产过程、经营情况等的实时监控,构建农产品安全零死角“过滤网”。借助追溯平台,种养殖基地及时上传生产信息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信息,平台自动生成二维码,实现了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


“放心菜”打开京津冀市场


    在去齐河德百超市的路上,金鲁班有机农业公司的技术员向记者讲述了公司300亩蔬菜的种植过程。
    当蔬菜还是一颗种子时,技术员就先叫工人翻好地、晒干土壤,然后铺上经过腐熟杀菌处理的农家肥。用了这些生态肥料,蔬菜汲取养分长大后身体才会更健康,到餐桌上才更安全。
    就拿有机菠菜为例,它的生长周期是50天左右。在这期间,技术员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浇灌它们。在菠菜长成幼苗时,给它喷洒一次无公害农药,防止害虫侵入。期间,他们还会请专业农技人员,上门指导两次。
    绿色、有机、放心,成了金鲁班的品牌,这里生产的蔬菜大部分被送进北京、天津、哈尔滨等地的大型超市里去了。我市正在全力打造京津冀农产品供应基地,齐河县也在努力输送优质蔬菜,丰盈京津冀“菜篮子”。
    目前,齐河品质蔬菜面积达到46万亩,8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被农业部授牌,5个品牌被认定为市级“放心农产品品牌”,8处园区被认定为市级“放心农业园区”。 9家企业被授权使用“齐河生态蔬菜”品牌,在京津冀市场也获得较高认可。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