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河皆污”到“鱼虾重现”——我市环保工作综述

 

6亿元“治”出水净天蓝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 李俊德 通讯员 邓美平)伴着落日的余辉,三三两两的人漫步在夏津县三支渠青年河人工湿地生态长廊,晚风习习,波光粼粼。这一昔日的1600多亩荒碱地如今已成为夏津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部分,并且 每 年 可 削 减COD254吨、氨氮 49吨。
    “通过流域综合治理,夏津不仅水更清、天更蓝,而且绿色、环保、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成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夏津的助推剂。”夏津县委书记王春利介绍说。
    夏津地势高,自身水资源并不丰富,过去环保意识的缺失造成的水污染又加剧了这一局势,治污成为关键。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6亿元,实施点源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生态湿地和安全防控五大类工程,以 “治”达标、以 “用”增效、以 “保”固本、以 “控”防患的特色综合治理体系成效明显,完成国家规定项目7个、自有项目22个。县污水处理厂每天排出4万吨,回用2万方,城镇污水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0%。形成五级防控体系,水质断面达标率达到100%,保障了全县出水不超标、超标不出境。
    4月29日,位于夏津黄河故道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圣树源农业有限公司80亩100万株桑树育苗基地,新培育的桑苗已经发芽,工人正在为覆盖桑苗的地膜破孔。
    总产值已达10亿元的桑产业如今已成为生态夏津的靓丽标签。该县始终坚持生态项目开路、绿色产业先行,找准治污和发展的结合点——生态,把产业和项目贴上绿色生态标签。
    通过综合治理,夏津保持了碧水蓝天,城乡居民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县城,河道衬砌雨污分流,两岸绿化美化亮化;马路两侧植绿、见缝插绿,城区绿化面积突破420万平方米, “水绿相依、人水相亲、诗意栖居”的现代化生态小城已经破题。在乡村,正在编织城乡绿网、水网,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不断推进,香赵庄镇如意社区楼房林立,黄河水、天然气、垃圾站、污水处理场一应俱全,农民也在向生态环保低碳的品质生活进发。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