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瞄准城市经济再出发

高楼林立、风景优美的城市景观。

高楼林立、风景优美的城市景观。

别具风情的新街口文化产业园。

别具风情的新街口文化产业园。

     声音高亢、语速飞快,发言者一个接一个,中间没有停顿。11月7日,本报采访组旁听德城区推进科学发展抓落实工作会议时,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10个镇街、部门一把手的现场发言,总计用时不足30分钟。所有人的发言没有半句邀功话、客套话,全都是“干货”——将用什么办法实现新目标。
    当天,德城区大干50天、争创新业绩的目标正式实施。
    今年1至10月,德城经济发展成绩可圈可点: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38亿元,增长16.95%;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2:41.3:56.5,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渐具雏形。
    面对这样的成绩单,德城的决策者仍持审慎乐观的态度,这源自他们对全区发展的重新审视。“在较高增幅基础上,德城如何保持更高的发展速度?在狭小的地域内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如何实现建设富裕、文化、幸福、和谐德城的新目标?”对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市委常委、德城区委书记刘长民这样阐释发展思路,“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解放思想,既要敢于创新、敢于争先,又要敢于担当、善于落实。 ”
倒逼出来的转型升级路
    记者见到刘长民时,他刚刚率德城区党政考察团赴黄骅市、滨州市滨城区考察归来。
    不谈成绩谈差距。无论是面对采访组,还是在全区推进科学发展抓落实工作会议上,刘长民都不厌其烦地讲述滨州市一家毛巾企业的故事。他津津乐道的那条“毛巾”,是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一条毛巾拥有近百项专利,产品出口欧美,这家传统企业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收入达20.3亿元。
    “传统产业用上高精尖技术也是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固步自封也会被市场抛弃。 ”对黄骅、滨城之行,刘长民有了这样的思索,“下行的经济压力、市场的挑剔,倒逼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 ”
    倒逼转型的思维,在德城企业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到江北最大的聚氨酯鞋底生产企业,科技转型让鑫华润聚氨酯工业有限公司完成了美丽蜕变。而今,鑫华润公司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实验室,平均3天就能开发出一套生产模具。公司还斥巨资从意大利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使新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科金产融合工作的开展,让转型升级的路途更顺畅。针对科技成长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德城成立资金互助会,创新推出“春雨工程”,解决了企业找不到钱、融资成本高的难题。今年前10个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9.2%。
打造服务业集聚区的战略抉择
    国标游泳馆建在农村社区,这出自新华街道新园社区的手笔。 11月7日,面对记者的惊诧,社区党支部书记周英亮坦言:“通过两区同建的实施,我们发展租赁经济,对集体收入贡献不小。 ”
    西装革履,在于赵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广海身上,看不到一点农民的影子。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气派的于赵社区办事大厅、高标准日间照料中心,令人想不到的是,一个社区竟然还有一处“村史馆”。优美的环境、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彰显出这里的富裕和文明。在赵广海口中,社区财力的巨大支撑同样来自租赁经济。
    新园、于赵两个社区,能有今天的光景,都离不开德城发展城市经济的惠泽。
    作为德州中心城区,产业支柱瞄准服务业是德城发展的不二选择。 “相较于其他县市,德城地域面积小,可利用土地少,发展工业容量有限。 ”德城区区长王震秀介绍。
    换一种思维,劣势也会变成优势。 “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扩大占地面积。”刘长民认为。因此,德城叫响“转变没有土地就不能发展”的口号,把做大城市经济作为发展的首选。该区整合楼宇资源,扶持发展楼宇工业和金融证券、总部经济等高端业态。目前,在建城市综合体9座,拥有写字楼20座、在建19座,楼宇企业总数达680家。
    耳畔萦绕着老上海的歌曲,满眼是暗灰色调的青砖墙壁,还有融汇中西的拱形门廊……投资1.6亿元改造建成的新街口文化产业园即将开门纳客。在中心城区矗立了半个世纪的德州新华印刷厂老厂区,如今以“整旧如旧”的改造手法焕发新姿。
    打造新型服务业集聚区。土地空间并不富裕的德城,走出了一条城市经济与工业经济同频共振,实施“三二联动”的发展道路。今年1至10月,德城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3.77亿元,占比57.2%。
打靶朝着十环瞄,完不成任务挨板子
    和德城的干部们交谈时,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黄骅、滨城之行对他们产生的巨大震撼。
    “在资源禀赋不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学的是人家的招商意识和实干精神。 ”刘长民说,“我们将按照2020年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以倒逼倒分法,把经济发展指标细化分解,倒逼干部苦干实干,高标赶超。 ”
    “实干”二字,是刘长民口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总投资14亿元的银座财富中心项目商场主体部分正在紧张装修,2015年春节期间即可竣工投用。启用后,这里将成为银座集团在鲁西北地区最大的商场。
    项目的引进者刘磊,是天衢工业园一名机关干部。今年初,为使银座财富中心项目尽快落地,刘磊到天津和客商王宝军洽谈30多次。针对客商提出的30多个问题,他专门编制了一本“问题汇编”,连夜赶到天津递交到客商手中。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客商,坚定了客商到德城投资的信心。
    德城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确立了区级领导、镇街、部门三级招商主体,区级领导发挥表率,镇街部门要盯紧靠牢、聚力攻坚,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氛围浓厚。
    同时,德城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落实体系。
    “打靶朝着十环瞄,竞赛朝着冠军迈。凡是说了的就要做到,凡是要求做到的就要严格考核,不管是哪级干部,只要完不成指标,都得挨板子。”刘长民说。《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细则》……一个个文件接连出台,给机关干部带上了“紧箍咒”。
    执行力带来的是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今年以来,德城新注册项目51个、注册资金14.3亿元,新开工项目53个、投产37个。
记者感言
转换思维方能突破藩篱

    参观新园社区、于赵社区、新街口文化产业园、银座财富中心,让人感受到了德城发展的日新月异。
    作为德州市的中心城区,人们眼中的德城具有天然的发展优势: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密集的城市人口,丰富的商业资源。然而,在市委常委、德城区委书记刘长民眼中,德城发展面临的掣肘更不容忽视: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土地资源匮乏、发展工业空间紧张。
    守着优势不思进取也会落后,正视缺陷改造缺陷为我所用照样能够成功。 “企业不能横着建,可研究竖着长;城市人口密集不能发展大工业,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企业个头大了不是最终目的,还应该坚持创名牌。 ”德城的经济发展中,处处显示着哲学思维。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德城提出打造服务业集聚区的宏伟战略。
    看到了新常态带来的新压力,才有了倒逼机制产生的新动力。德城转换思路求发展,变的不仅是头脑,带来的将是发展环境的更广阔。
    □本报记者 赵红卫 朱爱国 朱代军 高红岩 本报通讯员 方志勇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