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切忌“千篇一律”

    □胥爱珍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脱贫攻坚不仅要解决贫困群众的一时温饱,还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落后困境。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仅靠“输血”式扶贫,还要“授人以渔”,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让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门路和技术,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一定的产业基础,才能具备抵抗风险的能力,使精准扶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我市各级大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等模式不仅帮助贫困群众“富了口袋”,也让他们“富了脑袋”,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能力。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在产业扶贫方面,全市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4亿多元,建成良种繁育、经济林等各类基地5.8万亩,蔬菜大棚472个,大牲畜养殖示范小区36个,家禽类养殖小区112个。项目覆盖贫困户16余万户,受益人口40余万人。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开展科技培训等,帮助1.4万余贫困人口就业,2800余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等接受了农技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人才紧缺、能力较弱仍是制约一些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
    缺乏人才支撑,扶贫效果难长远。目前,一些贫困群众从事的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多以家庭式、小规模方式存在,不但缺乏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不具备脱贫的带动能力。一些贫困村庄的干部文化程度不高,缺少带领村庄长远发展的思路规划,导致发展后劲不足。要破解这些问题,做到精准扶贫,应当转变思路,从培养贫困地区人才入手,不仅盯项目,对人才也要舍得投入,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贫困群众的能力提升提供财力保障。
    帮扶力量对接,吸引“外来”人才。贫困地区很难通过市场途径吸引人才,这就要充分利用“第一书记”派驻等政策,发挥“第一书记”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带动村民脱贫。同时,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各界人士加入扶贫队伍,聚集扶贫人才,精准有效扶贫。
    建立长效机制,培养本土人才。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陈勇书记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把扶贫开发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抓党建带扶贫、抓扶贫促党建”。贫困农村要留住、培养本土人才,应从选拔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基层干部入手,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并从制度上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的培养支持,实施乡土人才培养工程,不断发展壮大 “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等人才队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