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真实性是网络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

 

二、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分析

网络媒体成为虚假新闻的温床由多种因素促成。虚假新闻的出现反映了信息采集和发布环节出现问题,而互联网的特殊性又在虚假新闻传播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倍增了其影响力和破坏力。具体分析,虚假新闻之所以泛滥于网络,主要原因有:

1、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低门槛特性,使得网络监管的难度大。网上发布新闻具有成本低,方便自由的特点,从而很难实现有效的网络信息监管。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个个都是记者,任何网民都可以通过贴文、微博等形式提供信息,由于缺乏把关,信息的多点发布和迅速传播使得真实性难以保证。

2、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强,传播环节难以控制。网络新闻的发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了实时发布和即时转载,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出后基本进入了一个不可控环节,而网络的互动性使得新闻信息总是能够得到最快地传播和反馈,这就使得虚假新闻一旦传播开来就很难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控制。

3、网络信息传播的线索多样化和传播无限性,真实性难以保证。因为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而一些涉及公共人物和公共事件的信息一旦出现,往往成为网络新闻重要的新闻线索,而且名人传播效应往往使这种信息得到扩大化的传播。名人或者某某官方在微博、博客、论坛发布的信息很快就成为新闻工作者捕获新闻的线索,而依赖缺乏必要审核的个人发布信息,很难保证真实性,由此采集的稿件常常存在失实的情况。

4、网络媒体记者、编辑的非职业化,素质不过关。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他们采编新闻随意性强和严谨性不够,把关环节也不够严格。网络新闻工作者素质不够硬,特别是在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存在欠缺,使得网络媒体记者多以猎取奇闻怪闻为主要任务,编辑人员选取稿件也多以点击量为出发点,发布转发吸人眼球的猎奇信息,这种把关原则的失当是虚假新闻泛滥的直接原因。

5、对知名度和商业利益的过分追逐。一些网站尤其是商业网站为了追求所谓的影响力,对新闻缺少必要的把关制度。甚至有的网站纵容其工作人员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者达到商业目的,明知道是假新闻仍然进行传播,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这种企图操控网上舆论的“水军”和“网络打手”,其追逐非法利润的出发点使得其制造和传播的新闻信息从根本上讲不可能是真实的。

6、法律法规缺失,监管力度不够。社会评价标准中法律规范还不够完善,如果国家能及时出台对于发布、转载虚假新闻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的虚假新闻也能大大避免。媒体的管理不够严格,网站自身规范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作为信息的发布中心,对于自己发布的信息要有严格的管理机制,不能轻易的就让虚假新闻出现在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