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家门口看病不发愁 227家中心村卫生室投入使用月余

修建一新的尚堂镇大郝村卫生室。

中心村卫生室设置的医保服务点。

中医技师用针灸、熏艾为患者缓解病痛。记者 刘春杨 摄


□本报记者 刘春杨 本报通讯员 王法成 李君元

从自家小诊所里仅有的血压表、听诊器,到卫生室配备的综合诊疗仪,对于庆云县尚堂镇大郝村卫生室的医师马连军来说,入职后不仅“装备”升级,身份认同感也越来越强,“每天上班特别有劲头、有奔头,为村民看病的责任心也更强了。”马连军说。

马连军是全市574名中心村卫生室乡医中的一员。今年4月底,德州227家中心村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提前超额完成了民生实事年度任务目标。通过多渠道壮大乡村医生队伍,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庆云、齐河等地乡镇中心村卫生室为样板,公益特色鲜明的新型村级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室建起来,心里更踏实了。”

走上几步路就能让医生给瞧瞧,73岁的大郝村村民郎丰英又来量血压了。以前看病得去邻村,现在中心村卫生室就建在家门口,促使村民日常保健意识大大提高。“瞧病拿药都方便,卫生室建起来,俺们心里更踏实了!”郎丰英说,卫生室举办的健康讲座、定期义诊她和邻居们也经常参加,对于老人,尤其是对留守老人来说,中心村卫生室给他们吃了一颗健康“定心丸”。

大郝村卫生室今年3月投入使用,附近就是村小学,可服务周边2300余名村民。卫生室设有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公共卫生室、中医诊室,配备了2名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1名护士,可提供预防保健、全科诊疗等服务。

在庆云县东辛店镇大范村卫生室,“中医馆”的牌匾尤其醒目,艾叶香气扑鼻,几名村民正在艾灸缓解腰肩腿部不适,“早预防、多保健”的意识深入人心。“我们通过针灸、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和服务,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理念融入村级医养全过程,提升村民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技师刘任说。

眼耳鼻喉疾病常因需要专业设备检查而被村民忽视,而现在,村卫生室配备的一台设备就可以把这几项查个遍。齐河县晏城街道鲍庄村、东辛村的中心村卫生室配备了多功能全科诊断设备——壁挂式医疗诊察仪,可检测心电心率、血压血氧,还能对眼部、耳部、咽喉部进行诊察,同时可与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对接,方便资源交换整合。

“我们免费为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做心电图,通过‘心电一张网’智慧平台上传到县人民医院进行线上会诊,10分钟内就能传回诊断结果,患者不出村就可享受专家的免费判读服务。”鲍庄村卫生室全科医师孙亮介绍,应用在卫生室的信息化技术提高了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效率,有效降低了患者急性心梗等高危心血管病的致死率。

通过资源整合、诊疗服务、信息技术,我市中心村卫生室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更加细致、精准、规范。

“成了中心村卫生室的一员,感觉挺好!”

乡村医生最初被叫作“赤脚医生”,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虽然多为“半农半医”状态,却是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乡村医生也面临着收入不稳定、诊所条件简陋、自我认同感低等问题。近年来,我市一直积极探索如何让乡村医生更好地成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主力军”。2022年1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除明确开展中心村卫生室建设,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内容,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也被列为重点工作。

为多渠道壮大乡村医生队伍,我市全面推进医共体内人才“县管乡用”“乡管村用”机制落实,完善编制动态调整、绩效考核、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推动优秀人才下沉,强化乡村医生业务培训。2022年起,市级对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乡医一次性给予每人2500元补助。“通过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基本药物补助、医保基金等多渠道补偿政策,提高了乡村医生收入,也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市卫健委基层卫生科科长高培静说。

“我从毕业就做乡村医生,到现在20多年了。原来就在自己家里给村里人看病,现在我成了中心村卫生室的一员,感觉挺好!”医师孙亮亲历了乡村医生队伍的发展变化,从“各自为伍”到“团队作战”,在中心村卫生室这个新型阵地中,设备先进、药品充足、受人尊敬,像孙亮、马连军一样的乡村医生,待遇上得到提高,思想上有了依靠,工作积极性自然明显提升。

有机遇也有挑战,我市在保障乡村医生待遇的同时,还推出了更多人才激励政策。日前,禹城市就对村医队伍提出了全新标准——到2025年底,将村医的专科学历或执业资质从40%提升至80%。乡村医生学历和资质的提升,也将助力基层医疗水平迈向更高台阶。

“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鲍庄村中心村卫生室楼前的宣传栏写有齐河县村卫生室建设情况:全县54处中心村卫生室验收、“六统一”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其中,包含人员、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评价的“六统一”是全市中心村卫生室的“标配”,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71%,较2021年度提高4.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自 2022 年起,我市连续3年,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565万元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对建设达标的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基层特色专科和中心村卫生室,分别按照每个50万元、10万元和4万元的标准予以“以奖代补”。今年4月底,当年计划内的227家中心村卫生室全部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3.9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5386.39万元,配备乡医574人、医疗设备1.62万件,辐射人口53.36万人。4月底至5月底,227家中心村卫生室共接诊3.18万人次,医保报销1.55万人次。中心村卫生室功能科室更加完善、医疗设备更加先进、就诊环境更加舒适、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全市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我们将深化‘三医(医保、医疗、医药)联动+中医药’集成改革,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引育、基层医疗夯基固本和医疗资源下沉行动,继续规范执业行为,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发挥好中心村卫生室示范标杆作用,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可及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学谦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