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 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优良生态

我市推出系列政策举措促进高质量发展

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优良生态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杨鸣宇)5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双招双引”有关政策和工作情况。

发布会介绍,在5月23日召开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双招双引”动员大会上,我市围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完善金融服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推出了一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打出“组合拳”,掀起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新高潮。

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质效

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市重点在加强产业链金融服务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性举措。

一是健全金融服务制造业工作机制。建立金融服务工业经济发展协作、产业链重点企业金融保障、企业上市全链条服务等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制造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题。二是强化制造业金融资源要素保障。规范建立县级地方金融投资服务公司,健全地方金融投资工具箱,引导信贷、基金、担保等金融资源服务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三是优化制造业金融服务环境。

强化财政奖补加快企业上市挂牌步伐

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挂牌,本次出台的措施是现行政策的升级版,主要内容是健全企业上市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机制、设立企业上市培育促进基金、强化财政奖补等。到“十四五”末,全市上市企业数量实现倍增,确保达到20家、争取达到30家。

主要政策:一是培育上市资源。建立上市后备资源库,联合证券公司出资设立企业上市培育促进基金,借助证券交易所等市场化力量筛选后备资源。二是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市级财政对企业在境内上市奖励1000万元、境外上市奖励800万元、新三板挂牌奖励100万元、四板挂牌奖励10万元,本地企业借壳上市或市外上市公司迁入德州奖励1000万元,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奖励1150万元,上市公司再融资最高奖励300万元,企业发行债券最高奖励100万元。三是强化帮扶协作。

推进无缝续贷优化企业融资服务

无缝续贷是无还本续贷的升级版,创新点在于能够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办理续贷业务,实现贷款到期和续贷的无缝对接。

在符合授信管理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续贷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积极采用无还本续贷、年审制中期流贷、随借随还、收回后及时再贷等模式做好客户融资的无缝衔接。银行机构对原流动资金贷款正常且符合续贷条件的客户申请及时受理、提前审批,合理压缩获贷时间。推动银行机构健全无缝续贷管理制度、优化业务系统,建立“无缝续贷企业白名单”。力争实现续贷获贷时间在3个工作日的达到80%,其中当日续贷比例不低于35%。

真金白银加大招商引资政策激励

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市制定了《德州市招商引资工作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了《德州市招商引资激励办法》,激励办法与以往相比,政策力度更大、措施更实。

主要激励政策:一是强化投资激励。内资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外资项目最高奖励300万元。支持企业购置设备奖励资金最高200万元。激励政策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项目不设投资额下限。二是以商招商激励。对引荐人最高奖励500万元。对第三方承办的招商引资活动,单场最高支持20万元;对在我市举办的以商招商活动,单场最高支持30万元。三是要素保障激励。对用地集约工业项目,在土地出让价款、供应方式、产权登记等方面给予扶持。对新设立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给予奖励。四是载体建设激励。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代建基础设施,并给予代建单位一定扶持;支持市域外政府和企业在我市合作建设“园中园”“飞地园区”。五是突出重大项目激励。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等企业项目,落户天衢新区或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可采取“政策漫游”方式重点扶持。

打造“六个环境”推进营商环境创新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年初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全力助推全市企业“开门红”的同时,我市研究制定了《2022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工作方案》,从打造“六个环境”入手,推出30条工作措施,细化为188项具体任务,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我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部分领域改革举措在全国有影响、在省内作示范。

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打造公平高效的投资环境,实施透明规范的市场准入、便利跨区域开展经营活动、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提升建设项目全过程服务。二是打造友好便捷的政务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为民服务便利化、实现涉企服务高效化、推行财产登记集成化、加快税收服务智能化。三是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探索产业用地动态供应、推进企业融资降本增效、实现企业用工灵活无忧、确保企业用电方便可靠、保障要素流动精准有序。四是打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强化行政执法规范机制、市场公平竞争机制、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合同执行联动机制、企业账期困局解决长效机制、企业破产重整机制、法治环境保障机制。五是打造包容有序的开放环境,构建投资贸易国际化市场体系、企业“走出去”支撑体系。六是打造活力充盈的创新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中小企业竞合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创新人才积聚能力、劳动就业保障能力、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