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余年夏津古城池的那些事

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的夏津县城东门,图为日军外出劫掠

□崔建民 韩福广

夏津之名始于隋朝。元筑土城,久圮。明天顺年间(1458—1464)知县薛正重筑,后经多次修葺、加固和扩建,至1949年相继拆除,历经600多年历史。

“有形”之城重筑于明中期

夏津之地,古代县治及属地几经变迁。西汉初年始置鄃县,县治在今平原县腰站镇王双堂村北侧,当时属冀州清河郡。隋开皇十六年(596)于今县城处重建鄃县,属清河郡,又另置夏津县,县治在孙生镇(今县城北15公里处新盛店村),属贝州。隋大业年间(605—618)夏津县并入鄃县属清河郡,唐天宝元年(742),改鄃为夏津县,后因县城遭大水,县治迁至孙生镇称新县店,金代时又迁回今县址。元代始建土城,后因金元及明初黄河以北地区战乱所致,城墙倾圮。明天顺年间(1458—1464),夏津知县薛正主持重筑城池,“土城周七里,城高二丈,阔一丈。四门楼,东曰‘挹旸’、西曰‘西成’、南曰‘迎薰’,北曰‘拱宸’。窝铺(城墙上建造的为士兵驻守的简易居所)十二,垛头(亦作垛口,城墙上的花墙)1970有奇。池深八尺,阔如之。”并建庙修桥,新开南北大街,立集场、兴学校、修仓廒。就此,夏津县初具规模,再配以城外“锦川晚眺、鄃城晓望、卫河古渡、云寺清凉、宝塔玲珑、马颊晴虹、龙湾烟雨、义茔苔碑”的“夏津八景”,更彰显了一派祥和、繁华的壮丽景象。

历代不断继修完善

夏津县城系土圩,又当黄河故道,地沙性松,薛正重筑城池之后几经风雨侵蚀及兵燹之祸颓毁。幸得历任知县抱有“夫守此土,筑此城,余之责也”的高度自觉,“遇坏则修,遇淤则凿。”从明清到民国,修葺城池大大小小近20次。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八次:明正德辛未(1511),知县张翰增修城垣,城高前3丈,阔2丈,四隅建楼,窝铺增加3倍。另外,城门外新建曲城、吊桥。护城河深7尺,阔12尺。嘉靖丙申(1536),知县易时中维修城垣角楼、垛头、驰道,增宽护城河14尺,丁酉(1537)在护城河沿岸种植枣树、柳树,戊戌(1538)又重新维修四门桥。

清顺治丙戌(1646),知县姜念大加修葺墙垣门楼,月城之中俱筑高台,墙外环抱一周,浚隍修垛,城垣如故。康熙乙酉(1705),知县董时升重为修整,庚戌(1670)于海濠内栽柳一周,400余株。康熙十四年(1675),知县朱国祥重修四围墙,增厚3尺,深浚海濠,各路村庄立界分工,旬日告成。又捐俸修南北城楼,飞檐斗拱焕然一新。雍正十三年(1735),知县方学成因沿墙残缺随捐土方葺补。乾隆元年(1736),重浚海濠深丈余,濠涯栽柳一周,并重修西门桥、北门桥。同治四年(1865),知县高溍莅任,毅然以修城为己任,筹款督工阅年余而事竣。城周围七里余,计四周共长1278丈,炮台39座,垛口2346个,次及城台、马道四条、门关,又次修盖门楼,均用三合土筑成。

城池最后一次修葺时间为1932年。此时盗匪蜂起,夏津一带尤甚,谢锡文来夏津代理县长(后转实任),巡视城垣倾圮不堪,便整武备,修城墙,增添女墙垛口,涂以石灰,重建四门楼,使之焕然一新。1934年城墙高两丈四尺,趾厚两丈,顶厚一丈二尺,垛口2346个,炮台39座,城楼四座八扇城门均以铁皮包裹,外涂油漆。

筑城资金多为官民捐助

修筑城池是一项大型公共工程,体量与投资巨大。“兴修之费不出之官则出之民”。明清时期,朝廷拨款主要针对军事、政治、经济地位重要的城市,一般县邑筑城维修费用来源主要有官府出资、官民捐助、摊派等。如,清乾隆三年(1738),知县方学成拟请建四门楼台并城垣、垛口,上报估需工料银26014两有奇。乾隆五十六年(1791),奏请借帑(“公帑”,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拨付的钱款)生息修筑一次。

劝募捐输。劝募捐输是地方政府修城浚河资金的一个主要来源。知县身体力行,捐俸倡导,继而民间积极响应。清顺治丙戌(1646),知县姜念修葺墙垣门楼捐俸钱若干。康熙十四年(1675)知县朱国祥捐俸修南北城楼。康熙三十四年(1695)知县宋元征捐俸重修东西两门台楼。同治四年(1865),知县高溍带头捐廉俸1000吊修筑城池,并按照“先捐家道殷实者,次捐家之小康者,又捐每庄计田在八顷以上者”的原则,积盛盐店捐京钱1000吊,文明当店捐京钱1000吊,双济当店捐京钱1000吊,东乡各户公捐京钱3832吊,北乡各户公捐京钱2205吊,城关商民共捐京钱483吊,统共捐城工经费京钱16338吊零800文。

就地取材。爱惜民力是主政者的基本遵循。知县易时中“又预积砖坯以待之,严为巡视以警之,则人人各自为计,既无公帑之发,亦无民财之敛,而城池永收高深之利矣。”。知县姜念“觅城中无用碎石命匠烧灰九万八千斤。将垛之圮者去之,坚者补之……财不烦民,力不苦众。”知县高溍“以麦秸和泥筑之,铺以芦苇,涂以石灰……墙顶则遍敷泥灰,遇有雨水皆从溜口顺流而下,无壅滞,亦无冲汕也。”

另外,就是派分工役,这种做法在明清时期非常普遍。

大智大勇化解危情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者也。”城墙作为抵御外侵的防御性建筑,虽然作用重大,但“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明清期间,夏津县城几遭危机,由于应对及时,措施到位,这些险情都化险为夷。

明正德辛未年(1511)流贼啸聚作乱,时任夏津知县的张翰加固城墙,深挖壕沟,精选士卒,严阵以待。是年七月初旬一股流贼攻城,张翰亲临前线,坐镇指挥,并欲派人去临清州赵兵宪处求取救兵。紧要关头时,拱宸街青年才俊郭鼐(明隆庆进士,官至都察院副都御使郭四维之父)挺身而出,自愿前往。当晚从城西北角缒城而下落入贼手,郭鼐机智勇敢,先谎骗贼首说是为了逃命,后又借机夺过贼寇头目手中长矛将其刺死,随即翻身上马,飞奔临清搬来救兵,遂解夏津之围。郭鼐去世后,后人感其功德,于万历间公举获准,入祀乡贤祠。

同治五年(1866),郝植恭莅任夏津知县,适逢流寇犯境。拱宸街人韩大勇是团总韩文鸣之族叔,他自告奋勇说已想好了退贼之计。告知其情后郝植恭于心不忍,韩大勇当即表示:“如果能让全城人活命,我死何足惜!”于是扮作逃难的样子,背着年幼的儿子韩文友毅然走出东门。

大勇向东南走出约二三十里,就遇到大股匪军向县城进发,并被绑缚着去见贼首。贼首询问城内的情况,大勇哄骗他说:“早被西方来的乱军攻陷了,城里已化为齑粉。我全家遇害,只有我和幼子侥幸逃出,使得我的宗嗣还可延续。”俯首哀求释放,他的儿子也跟着啼哭。“夏津城果真如此?”贼首心生怀疑。大勇说:“你何不亲自去看看?”“县城既然已被他人攻陷,我去了也没有用处。”于是贼首便释放了大勇爷俩,回马向南而去,而大勇则绕道回城复命。韩大勇的大义之举,让郝植恭肃然起敬,连连夸奖道:“勇敢呀!有智慧呀!”后保举韩大勇为“乡饮大宾”,82岁卒。

北城门一块栓门石幸存至今

1945年9月3日,夏津县解放,城墙倾圮不堪。1949年,城墙及城楼等渐次被拆除。上世纪60年代,城区仍以城墙旧址以内为主,另辅以东、西、南、北四关。70年代,老城墙遗址尚存,人们在此处经常捡拾到弹壳。之后随着城镇化发展,几次拓街,原来旧城墙遗址如今也演变为东城街、南城街、西城街、北城街,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印记。

2017年,北关村文物爱好者韩福广在路边无意发现一块长77厘米、宽47厘米,一端有半圆形内凹的长方石,经了解,此石为当年拆除北城门时的遗弃物,被北关村民韩美和捡运回家当锤布石,后因北关村拆迁又被弃之。据当地文史专家考证,这块长方石应为明天顺间初修建北城门时所造的栓门石,原本四块为一套,左右两块上下相对镶嵌门墙内,关城门后将横木两端分别插入栓门石孔内,用以拦腰顶住城门。这是其中遗留下的一块。

这块幸存的栓门石,是至今唯一的历史物证,它见证了夏津古城历史过往和沧桑,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