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在德州市档案馆中的抗美援朝老兵的证章

位于朝鲜平壤的中朝友谊纪念塔

郭清文获得的朝中友谊纪念章

□乔艳 苗鑫

中朝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上世纪50年代初燃烧在朝鲜土地上的那场战火,也不会忘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同朝鲜军民共同抗击侵略者、共建战后家园,用鲜血与实际行动铸成了中朝深厚的革命友谊。

在德州市档案馆,陈列着数枚抗美援朝纪念章,这些来自抗美援朝老兵的毕生珍藏,虽没有了最初被佩戴在胸前的亮眼光泽,却见证了革命前辈立下的不朽功勋。不怕牺牲、在硝烟中救死扶伤的战地医生郭清文,战后驻守、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朱希增,是德州市档案馆馆藏抗美援朝精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名字,两位革命前辈用大大小小的勋章和证书,默默讲述着与朝鲜人民深厚情谊的故事……

德州好儿郎奔赴朝鲜参战

1947年,解放战争的炮声隆隆作响,6月份,年仅16岁的郭清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宁津县刘营伍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48年1月,郭清文进入渤海军分区21团卫生队担任卫生员,负责给受伤的战友包扎和止血,从处理简单的外伤开始,郭清文迈出了军医生涯的第一步。艰苦的战场环境、贫瘠的医疗条件,对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不小的挑战,郭清文与其他医护人员只能自己想办法克服行军中的各种困难,没有口罩,就把方形纱布叠起来,再用绑带固定;纱布紧缺,就把用过的纱布清洗干净,简单消毒后继续使用。就这样,在一次次战斗中,郭清文积累了丰富的救护经验,在跟战地医生学习救人治病的同时,也悄悄立下了要成为一名军医的志愿。

1949年12月,郭清文有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他进入河北军区军医训练队,在那里接受系统的培训。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郭清文作为战地医生,跟随六十六军赴朝作战。

战场上飞奔的“医药箱”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后,最先迎来的便是严寒的冬天,大雪纷飞,很快就覆盖了眼前的山川。志愿军在白雪皑皑的山地中,与号称联合国军的美军作战,环境条件极其艰苦。行走在冰天雪地里的志愿军,为了躲避敌机的侦察,采取迂回战术,行军路线往往是一会爬上山坡,一会就钻入了坑道,厚厚的积雪冰冷刺骨,随军前行的郭清文经常手脚冻得麻木,双腿冰凉失去知觉,但他咬牙跟随部队一步一步往前

走。他的小女儿郭兰回忆起父亲时讲道,父亲的脚后跟和脚趾是无法看的,早就变了形,常年有层白白的、厚厚的、硬硬的皮,这些都是当年在寒冷的朝鲜战场上冻伤留下的,父亲也常讲,能活着回到祖国,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他曾见过成千上万的英雄战士,失去手脚,流尽鲜血,永远地留在了朝鲜。

作为战地医生的郭清文,在行军过程中,除了要背着被子、衣物等随身行李,还要在身侧背着一个沉重的药箱,里面装满急救药品和简易手术器械。对于郭清文来说,药箱是比自己性命更为重要的存在。狭窄的战壕只容一人通过,药箱时常撞在身上留下大大小小的伤痕,“宁肯碰坏筋骨,也不能碰坏药箱子”的观念早已刻入他的骨子里,因为那是战士的生命箱,箱子里是战友的救命药。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敌机在头顶盘旋,发现目标后便开始轮番轰炸,每逢敌机轰炸,既要掩护伤病员,又要隐蔽转移,经常有战友不幸遇难。有一次,郭清文为抢救伤员在窄小的战壕中穿行,一颗子弹突然向他射来,打在了他斜跨在身侧的医药箱上,医药箱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胯骨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大大的伤疤。就这样,一场场争夺战,一次次残酷的战斗,郭清文在那战火纷飞、子弹四射的战场上,身背急救箱,奔跑在战壕里,又或者冲向山坡,冒着被敌机轰炸的生命危险,把伤员安置到安全地带进行急救,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抢救伤病员。

从战场归来的郭清文经常给孩子们讲在朝鲜战场上的艰辛生活,“从曙光到夕阳,革命战士只喝汤,早上喝汤迎朝阳,中午喝汤暖心房,晚上喝汤过过肠”,每当回忆起当年的困苦,郭清文还会唱起当年的歌谣,仿佛日夜作战、以汤充饥的日子就在昨日。从朝鲜战场回国后,郭清文随部队转业,从四川省江津市赴北大荒屯垦戍边,扎根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五九七农场,全心全意为农场职工做好医疗服务,经常抢救病人到深夜。“再苦再累也没有在朝鲜战场上苦和累,也没有红军时期万里长征苦和累”,郭清文常常以此来告诫自己,不忘初心,保持本色。

战后援建凝友谊

朱希增,一位20岁入伍的年轻战士,他参加了辽西会战、天津战役、广东战役、粤桂边战役、海南岛战役等战役,又来到了朝鲜战场。

朱希增所在的135师405团,隶属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135师于1953年春入朝参战,参加了当年春天的反登陆作战准备、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8年7月回国。

1953年7月29日朝鲜停战,历经3年的激烈战斗,留给这片土地只有遍地的炮弹坑,昔日的屋舍被摧残为废墟,连平壤也很少看到一座完整的房屋,人们只能住在山洞里,缺少粮食,生活极为困难。朱希增主动向党组织申请,和战友们一道从事战后重建工作。抱着“多流一把汗,多留一分友谊”的信念,朱希增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当地的群众需要什么部队就做什么。为了让当地群众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他们帮助群众盖茅草房,为了多剩柴火给群众,宁愿自己用冷水洗脸;为了让当地群众有饭吃,他们为当地群众修建和完善各种农田水利设施,在田里插秧、除草、收获。他所在的部队修建了大量办公楼、医院和学校等基础设施,修复新建铁路线、桥梁以及火车站等交通设施。

尽管语言不通,但爱是跨越一切的桥梁。志愿军用行动换来了朝鲜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支持。朱希增的驻地,当地妇女不计寒暑、数年如一日地自发为指战员们拆洗被褥、清洗衣物、打扫卫生。朝鲜群众也给志愿军送蔬菜、物品,每逢中、朝各种纪念节日,志愿军和当地群众都要互相祝贺、开展联欢活动。在频繁的接触中,当地群众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起良好的友谊,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了朝鲜人民比亲人还亲的人。

1966年,朱希增转业到德州地区人民医院,他将见证自己峥嵘岁月的勋章、纪念章、立功证明、老相片等珍藏了起来。2019年,朱希增的孙女朱爱芹将这些记录了老人光荣的一生的红色档案捐赠给了德州市档案馆。这其中就包括1958年2月7日,朝鲜政府授予志愿军全体人员和中国援朝工人的“朝中友谊纪念章”。

如今,历史的云烟已经散去,中朝两国的友谊走过70多年,这一件件档案见证了志愿军战士参加抗美援朝的光荣岁月。中朝两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的丰功伟绩,志愿军用鲜血开拓和维护的朝中友谊万古长青。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