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土公路施工

旧时的土公路(照片由王德胜提供)

□严再平

1955年夏,我中专毕业来到德州公路段当练习生。那年我19岁。新中国急需各方面的技术人才,我们那时竟成了“香饽饽”。走上工作岗位,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当时我想,没有新中国,我是不会有机会上学的,因此立志努力学习,虚心请教,好好工作,报效祖国。

解放初期,德州和平原上大多数地区一样,公路基础是一条条经过多少年的人行马踏、车辆碾轧、雨水冲刷逐渐形成的地道沟。汽车走在路上,远处看只见尘土飞扬,不见车辆踪影。它穿街走巷,曲折多弯。土公路晴通雨阻,坑坑洼洼,桥涵残缺不全,养护管理十分困难。老百姓称土公路为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干了像块铜,湿了像泡脓”,行车困难,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黄河故道上的沙土地,适宜棉花、花生生长,创造了“金高唐、银夏津”的奇迹。但是,却给公路路面养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狗头胶泥”与沙土混合路段上,“狗头胶泥”形成的土疙瘩和疙瘩四周的浮土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坐在汽车上,骑在自行车上,犹如坐过山车一般颠簸。夏津至临清这段土路就是这种典型。

1956年,经上级批准,动用建勤民工,要将夏津城西段9公里长的土路面用黏土进行改善,同时对路基路貌进行整修。“改善土路面”就是按照操作规程,在天然土路上盖上一层黏性土壤,起到平整路面,减少尘土的目的。那个冬天的任务是利用农闲备足需要的黏土,来年春播前完成路面铺筑和路基整修改貌任务。“民工建勤”就是按照新中国成立初期规定,公路两侧5华里范围内每个整、半劳力和每辆牛(推)车每年5个义务工(车)日,用于公路养护和抢修。当年冬和来年春的任务是完成这段路的上述两项任务。

这项任务的技术含量不高,但是,珍惜民力,作好动员,有序完成备土铺筑和整修任务,既要不误农时,又要不浪费民力,是领导的要求,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考验。

当时,应夏津县公路站黑增耀站长的请求,地区公路段领导派我参加这项工作的技术指导。组织动员建勤民工修路养路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我们在黑站长领导下,认真调查,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也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髙。

9公里长的路段,铺筑15厘米厚、3.5米宽的黏土层,总数乘上1.5的松方系数,即共需采挖黏土7000余立方米。

在对黏土土源数量、覆盖层厚度进行钻探、挖掘、丈量、登记摸底、取样化验的基础上,根据总量需求和经济运距要求确定其取土位置、数量和至公路的运距。根据国家规定的施工预算定额,算出挖掘覆盖层、采运黏土、码方清场、以及黏土铺筑和路基整修所需要的总工(车)日是1.8万个。

以县政府名义下发通知,根据沿线乡村应负担建勤工(车)日多少,将备黏土数量、路面铺筑和路基整容长度及起讫桩号,合理分配至沿路乡镇和各村,并规定开工、竣工时间,制定了奖励制度。因路面铺筑和路基整容有一定技术要求,由乡镇领导带领各村建勤工代表组成专业队完成。乡镇政府为这项施工任务的责任主体。各乡镇分工领导上阵,乡村上下动员,涌现了男女老少整、半劳力齐上阵,牛车、驴车、人力推车齐出动的壮观场面。封冻前的20多天完成了备土任务,一条土龙整齐地码方在路的一侧;来年春播前的20多天完成了路面铺装和路基整修任务。通过地县两级领导组织综合验收,工程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要求,9公里长的公路面貌焕然一新。县政府通报表彰了参加建勤养路的先进乡村和模范人物,县公路站也分别受到了县政府和地区公路段的表彰。我撰写的该项工程技术总结在全区公路养护会议上和干部培训班上作了交流。

民工建勤政策用于公路修建养护具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虽已退出历史,但功不可没,“修桥铺路”,积德行善,是人间义举,是中华传统美德,应继续发扬光大。

在参加夏津至临清土路面改善施工期间,领导给我配了一辆自行车,安排我住在赵沟村,这里是工地的中段,距工地较近,便于检查指导施工。自行车是旧的,经常出毛病,但它是我的“亲密战友”,相依相伴。那时候脱产干部住村吃派饭,由村干部安排房东,房东须是贫下中农。我的房东是位大爷,姓赵,60来岁,孤单一人,与我为伴,同睡一张热炕,同吃一锅热饭。相处的那几个月,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至今我还十分怀念他。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