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苟舜才墓志的史料价值

赵春万

1987年,德平镇西南12.5公里、糜镇东2.5公里的于家村出土了大隋处士苟舜才墓志,笔者曾撰文探讨了该墓志的史料价值:苟舜才祖父苟金龙是秦州刺史;祖母平原刘氏是位巾帼英雄;父亲苟(庆)孚是上党太守;苟舜才本人因反对杨坚取代北周而被罢官,闲居今糜镇十多年,去世后葬在糜镇东。经过反复阅读苟舜才墓志,觉得除上述史料价值外,该墓志尚有两个方面的价值需要补充。

研究苟氏家族文化的重要史料

苟舜才墓志记载:“君讳舜才,字仲堪,汲郡山阳人也。”由苟舜才的籍贯,让人想起了西晋末年名将苟晞。

苟晞《晋书》有传:苟晞(?—311),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从东海王司马越讨汲桑,大破之。后西讨吕朗,灭之。又从讨青州刘根,破汲桑及公师藩,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以白起、韩信拟之。晋怀帝即位,以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加黄钺。鉴于北方少数族人多次威胁都城,苟晞上表迁都,帝不许,旋京师陷落。苟晞又立豫章王端为太子,置行台,领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以其弟苟纯领青州刺史。兄弟二人均执法严苛,性嗜杀伐,人称“大小屠伯”。后因轻敌被石勒袭杀。

苟舜才和苟晞家族是否有关联呢?应该推断为有。他们都是山阳人,而且苟姓是个小姓,同姓人少,因此苟舜才同苟晞有关联的可能性很大;都是世家大族——苟晞是世家大族无疑,而苟舜才墓志记载,苟舜才祖孙两代都娶平原大族刘氏女为妻,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制度盛行时期,婚姻最重门当户对,苟舜才祖孙两代都同平原大族刘氏婚配,可见其门第高贵;都是军人世家——世家大族不但掌控地方上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掌控地方上的精神财富,作为尚武之家,武学方面自有传承渊源。苟晞弟兄尚武,而苟舜才的祖、父官居刺史、太守,都是掌兵之人;祖母刘氏更是战场厮杀,青史留名的人,由此看,从苟晞到苟舜才,武学传承有很深的烙印,这是只有家族内在传承才会有的结果。综上几点,大概率可以推断苟舜才一家是苟晞家族的传人,如果这一推论成立,苟舜才墓志将会丰富苟氏姓氏文化的研究。

有关地名及城池变迁的史料价值

西汉置有平昌县,东汉置有西平昌县。根据史书记载,西汉平昌县在今德平镇东15公里,地方人士认为即今乐陵市郑店镇奎台村一带。西汉平昌城和般城相距仅五公里,可能因两城相距太近,故东汉移平昌县置今糜镇,糜镇位西汉平昌城之西,故移置的平昌城名西平昌。西平昌自东汉设置,至西晋,名称及城池都无变动。可在《魏书·地形志》中记载的有平昌字样而无西平昌,名称有了变化,治所是否也有变化?是否又恢复了西汉的旧置?

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记载:“后魏平昌县即前汉平昌县城。”又引用《寰宇记》云:“后魏永熙二年(534年)移于今县(德平城)东南废平昌县城。”“后魏复治于前汉治,故除‘西’字。”按《续山东考古录》的说法,西平昌城又移回了西汉的治所即今郑店镇奎台村一带,且因移回原址,西平昌又改称平昌了。事实如此吗?

根据《魏书·列传第八十》:“苟金龙妻刘氏,平原人也”,因代夫苟金龙守城却敌有功,“正光中,赏平昌县开国子,邑二百户,授子庆珍,又得二子出身。”对这条资料稍加阐释:北魏梓潼太守带关城戍主苟金龙在梁兵来攻时卧病不能起,其妻刘氏率军民守城百余日,保住城池,得到北魏皇帝孝明帝赞赏,正光(520-524年)中,封刘氏子苟庆珍平昌县开国子,邑二百户,另二子(其中有苟舜才的父亲)也得到了官职。这里应注意,苟庆珍受封的平昌县在哪里?根据苟舜才墓葬及墓志可以推断,平昌县就在今糜镇。因为苟家受封在今糜镇,才有苟舜才退隐在这里。又根据死葬封国的惯例,苟家在封国内应有墓地,苟舜才死后才会葬在今糜镇东苟家的墓地里。这些都是北魏正光年间(520-524年)平昌县在糜镇的确证。为什么北魏时西平昌改称平昌了呢?原因很简单,西平昌是对应西汉的平昌而来的,到北魏年间,时间已越四五百年,对应物早就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存在了,所以自然而然地将西平昌简化为平昌了。名称虽然复旧了,但平昌县治所北魏年间一直在今糜镇。这样说来,《续山东考古录》有关北魏年间平昌名称及城池的变迁都是不能成立的。苟舜才墓葬及墓志证实了这一点。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