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插伙组”多打粮食去支前

在党领导下,渤海解放区的农民几户一组互帮互助搞生产——数万“插伙组”多打粮食去支前

图为惠民城关区一插伙组劳动时的情景

渤海军区文工团与群众一起庆祝土改斗争的胜利

李兴智李浩

渤海区部分县区在抗日战争初期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并创造了平原开展游击战争的成功范例。

解放战争攻坚时期,渤海区党委创造性地组织发动农民成立插伙组,互帮互助,克服一家一户在生产中的难题,有力地促进了解放区经济的发展,为战略支前作出历史贡献。

1944年初,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西靠津浦铁路,东临渤海,北与天津接壤,南接胶济铁路西段,包括40余个县市,900多万人口(1944年统计),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涵盖现在德州市大部分县市区。

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加上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反共和天灾的侵袭,敌后军民面临严重的物资和财政困难。为打破敌人封锁,夺取战争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渤海区军民积极响应,插伙组便是渤海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土地改革过程中,在广大农村创立的一种初级的劳动互助形式。

插伙属当地方言,原意为两人或几人搭伙去做某一件事。插伙组由党的各级组织具体宣传发动、村农会负责协调,农户根据劳力、农具、牲畜、地亩等生产资料的不同情况自愿组成,一般有三五户、最多十几户,大家共同劳动,收入归各户所有。

抗战中期组织大生产,尝试各种互助形式,助农户增收

抗日战争中期,渤海区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民主反霸和改造村政权运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并使得根据地群众基础更加坚实。

渤海区大生产运动,更好地指导了军民开展生产、总结经验,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巩固了人民的武装力量,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渤海区组建不久,区党委为坚持抗战而又不过于加重人民负担,结合根据地群众经济困难、部队供给严重不足的实际,借鉴延安大生产运动的经验,在根据地组织开展以增强经济实力为主要内容的大生产运动。部队和各级机关一方面自己大力开荒种地,另一方面组织帮工队帮助劳力、畜力不足的群众耕种土地。同时,各级党组织在广大农村认真抓好“组织起来”这个农村发展生产的中心环节,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倡导劳动互助,组织帮工组等,充分利用耕畜、农具、劳动互助,提高劳动效率,发展生产。截至1944年底,组织起来的劳动力达70%,根据地粮食、棉花、油料有了较大增产。群众性的互助合作,培养了农民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为抗战胜利后迅速组织群众发展生产积累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

1947年,全区约3.4万个插伙组耕种土地近千万亩

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战争摧残的渤海区人民迫切要求恢复和发展生产。同时,为了随时准备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也需要尽一切努力,通过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来巩固解放区和支援部队作战。渤海区党委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在群众基础较好的县区率先组织发动广大农民自愿成立插伙组,实现互帮互助,克服一家一户在生产耕种中解决不了的难题,广大群众普遍感受到了组织起来的强大力量。至1946年上半年,渤海区总计建立插伙组1.1万多个,计6.8万户,34万人。在插伙组的组织和发展过程中,个别村庄由于初步尝到甜头,便盲目贪大求全,出现了将插伙组很快过渡到农业合作社的情况。针对个别过激行为,1946年3月,渤海区发出通知,及时进行了制止和纠正,明确指出“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大量组织插伙组”。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后,渤海区全境迅速得到解放,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渤海区全面展开。从1946年秋至1947年底,全区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200多万无地少地的渤海区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渤海区借鉴土地改革前部分县区成立插伙组的成功经验,适时发动群众,及时组建插伙组,实行劳动互助,促进生产发展,以便更好地巩固土地改革成果,全区插伙组迅速发展。至1947年底,全区成立插伙组33863个,组织劳力115462人,耕种土地达9491647亩。

插伙组是中国共产党“组织起来”的群众路线在渤海解放区广大农村的成功实践。在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背景下,要想大力发展生产,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组织起来、互帮互助,才是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生产各种困难的唯一途径。解放区组织起来的农民为搞好生产、增加收入,插伙打井挖渠、植树开荒,1947年,仅乐陵、广饶、寿光、垦利4个县即开荒111万亩,增加了土地种植面积,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与此同时,插伙组的农民发挥各自技术、设备、资源、资金、人力等优势,利用农闲时节积极开办榨油、苇编、条编、织布、卷烟、扫硝等副业生产项目,既增加了个人收入,又有力地促进了解放区经济的发展。

集中力量支援前线,成为可靠大后方

插伙组的成立,促进了渤海区经济实力的壮大,使之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的可靠大后方。插伙组激发了渤海区农民的内生动力和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一时之间,广大农民家家户户“粮满仓、棉满囤、油满缸”。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45万大军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除山东渤海区黄河以北地区,都遭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杀抢掠和毁灭性破坏。1947年7月,中共华东局、华东军区带领所属机关和鲁南、鲁中区党委所属机关,野战军兵站、医院、工厂、学校,以及大批伤员、残废军人、干部家属和随军民工,还有苏北、淮北部分人员等共计40.5万人先后撤退到渤海区黄河以北地区。现在德州市的乐陵、庆云、临邑以及陵城区东部部分乡镇村村户户住满了外来军民,这一撤退行动被陈毅元帅称之为“携万民过河”。面对如此众多转移人员,渤海区精心组织、依靠群众、挖掘潜力,集中全区财力、物力、人力,千方百计保障供给,特别是粮食的供给。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渤海区共征粮1.45亿公斤,占当年全省征粮(5亿公斤)的将近30%;到1947年猛增到3亿公斤,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占当年全省征粮(6.2亿公斤)的将近一半。不仅如此,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渤海区还通过支前运粮队支援前线粮食1.35亿公斤,占山东全省这一时期全部支前用粮的38%,充分展示了渤海区可靠大后方的作用。

插伙组的成立,改善了解放区广大农民,特别是经过土地改革分得土地的200多万翻身农民的生产条件,在增强了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客观上也解除了他们在生产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军入伍、出工支前,保卫胜利果实的政治热情。自1946年7月解放战争爆发至1949年3月,在渤海区组织的4次大参军运动中,广大适龄农民积极报名,应征入伍。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渤海区参军人数达17.2万人,占山东全省同期参军人数(58.99万人)的28%。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渤海区出动支前民工达81.9万人次,全区平均每11人中就有1人参加支前队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插伙组产生于特殊历史时期的渤海区,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它是随着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它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进而极大地促进了渤海区生产力的发展,意义深远。1948年3月至10月,由经济学家于光远和徐冰、张琴秋、张勃川、毛岸英等10余人组成的中央土改工作团进驻渤海区,对渤海区土改工作进行考察、调研、评估、指导、复查、纠偏,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这次试点,为解放区结束土改和建乡工作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和互助组、合作化运动提供了经验,这也是渤海区人民的又一重大历史贡献。

(本文资料来源于《中共渤海区地方史》)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