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教导旅:“赵子龙”们为祖国奉献终身

张居明

1946年,在位于渤海之滨的宁津县,有一支八千人的队伍,跟着共产党,从祖国最东端的渤海之滨,一路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一个个城镇、碉堡,打到了祖国最西端的天山脚下,然后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垦荒戍边,把茫茫戈壁、沙漠变成了杨柳夹道,绿树成荫,良田绿洲,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支部队就是渤海军区教导旅。这是一支整建制由渤海地区翻身农民组成的劲旅。

渤海教导旅:从山东向西挺进新疆

1946年11月的一天,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所在的临时办公室,迎来一位年轻英俊的青年军官张仲瀚。随他同行的还有321名部队干部,他们是到渤海解放区来扩军的。

从1946年冬季开始征兵,迅速在宁津、临邑等地展开,一时间,涌现出很多母送子、妻送郎、兄弟同参军上战场的动人场面。时间不长,就汇集了一万三千名新兵,仅宁津县就有八千农民子弟扛起枪参加了这支光荣队伍,占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1947年2月25日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命名为山东渤海教导旅,直属大队隶属华东野战军渤海区建制。中央军委任命张仲瀚为旅长,曾涤为政委。

经过大半年的严格军事训练,1947年10月25日,渤海军区教导旅以“野外大练兵”的名义秘密出发了,他们一夜之间从庆云“蒸发”,由德州越过津浦铁路,行军到达河北省武安县休整待命,陈毅、贺龙,王震、滕代远、甘泗淇等部队领导亲临武安,慰问教导旅全体官兵,并举行了部队交接仪式。

在交接仪式上,陈毅高度赞扬了山东子弟兵。他说:“山东自古出好汉,你们就是当今的山东好汉!从今天起,我把你们交给王震同志,他将率领你们到西北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从此这支铁军在彭德怀和王震的率领下转战西北,挥师陇东,横渡黄河,挺进河湟,铁血万里,历尽艰辛,最终一路向西挺进新疆,随后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沙漠安营扎寨,屯垦开田,兴修水利,剿匪戍边,铸就了不朽的铁血军魂。

坡底岭战役:对阵“王牌中的王牌”

在这股滚滚洪流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英雄人物,在军中素有“赵子龙”之称的刘双全就是优秀代表之一。

刘双全,宁津县城东关人。三代单传,已经成家。因为是独子,可以不报名,但他不但自己报名参军,还把全村符合条件的8名民兵和几个表哥、表弟全部带进部队。刘双全敢打敢拼、智勇双全,从未负过伤,被部队领导和战友赞称为“赵子龙”。

1948年3月28日,王震所部独六旅攻占澄城,胡宗南急调昌会四个旅的兵力前来增援,张仲瀚奉命日夜兼程赶往澄城县东南坡底岭一带设防,由刘双全所在的独六旅第十七团担任正面抗击敌整编第一师的艰巨任务。敌整编第一师原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组建初期,东征北伐,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央军嫡系中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

上午九时,敌人开始向坡底岭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我第十七团奋力阻击,英勇抵抗,激战一日,予敌重创。

坡底岭这场阻击战,打得非常残酷,那天不知打退了敌人多少次冲锋,2000多发子弹打光了,机枪管通红通红,子弹卡了壳打不出去,只好把老百姓家吃的猪油拿来润滑枪膛。到了天黑,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连长通知撤退。刘双全刚从战壕探出头来,一颗冷弹贴着他的头皮飞过去了,把头发都打焦一撮,吓出他一身冷汗。

开垦沙漠:戈壁沙漠变成良田绿洲

那次战斗,全连共牺牲23名战士,清一色宁津好儿郎,很多人在老家时就和刘双全熟悉。为此,轻易不掉眼泪的刘双全掉下了眼泪。

坡底岭阻击战,张仲瀚率独六旅以一个团的兵力阻击国民党号称“天下第一军”的王牌整编第一师的疯狂进攻,成为西北站场上乃至全军少有的典范战例。

时隔不久,彭德怀发动荔北战役,独六旅奉命将敌整编第38师第177旅一部包围在大荔县北部的东西汉村,敌人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那次战斗,刘双全所在的排牺牲了10多个战士,刘双全看到倒下的一个个亲密战友,发疯似地端起机枪冲在最前边,很快取得战斗的胜利。

部队进疆后,已是团长的刘双全带领全体官兵战天斗地,每天早出晚归,在荒洼沙漠开垦耕种,茫茫戈壁滩上人山人海,砍土镘满天飞,三角筐、抬笆子满地跑。夏天来临,蚊子多得没法解手。官兵们住地窝子,吃盐水煮青菜,虽然条件那样艰苦,体力劳动又那样重,但没有叫苦后退的。很快条田、粮棉道路、林带取代了那些艿艿草、红柳、胖姑娘等,到1959年,戈壁沙漠全部变成了良田绿洲。

2019年10月22日,早已离休在疆93岁高龄的刘双全老将军又来到扩建的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渤海军区教导旅纪念馆”,对宁津县委、县政府对这批西征老战士所做的工作非常感谢。

回望历史:西征儿郎献了终身献子孙

行文至此,毛主席的一首七绝涌上心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回望宁津这八千西征好儿郎,每前进一步,每一寸土地上都染着他们的血迹。每次战斗都有宁津人民的好儿女倒下,一座座坟墓埋着他们年轻的躯体,冰冷的墓碑上镌刻着他们的名字,而回不了家。有的都不知道是哪个乡镇,哪个村的,只知道是宁津人。等打到新疆时,宁津县这八千子弟兵只剩下不到一半了。

而活着的这批宁津将士在茫茫戈壁沙漠战严寒、斗酷暑、冒风沙、披雪雨,用自己的汗水让天山南北变成绿洲良田。沙漠没了,戈壁绿了,边疆稳了,他们的头发也白了,身板也不直了。70年了,很多人因为工作忙、路途远,一次也没回过宁津老家。一些人已经把忠骨埋在了他们打下的、奋斗了一辈子的天山脚下。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批宁津人的兵二代、兵三代、兵四代接过老西征将士手中的枪和镐在这片土地上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