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新庄村与明清古窑“贡砖”

管以政 管桂诗等口述  匙中林 整理   

夏津县管新庄村原名“万厂村”,“万厂村”是“万家厂村”的简称。1958年大运河治理裁直之前,原村旧址位于现在的大运河河滩地。运河从老村村东南向西蜿蜒,到村西南又向北拐弯,到村西北再向东拐弯到村北,围着村庄绕了一个大圈。1958年正月初九开始,按照上级安排迁村,历时五个多月,“万厂村”整村向东南方向动迁1公里多,在运河东大堤外建成新村。因为原村名“万厂”经常被周边民众叫成谐音“碗碴儿”,又因村里“管”姓人口占全村95%,村党支部研究并报请上级批准,改名“管新庄村”。

明朝时烧砖而兴

“万厂村”在1415年(明成祖永乐十三年)建村,起初只有管氏一户人家,隶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夏津县。传说明初大规模扩建北京城时,这里就修建了官窑烧制“贡砖”。在明代嘉靖本《夏津县志》的“夏津县示意地图”中,还没有“万厂村”。据《管新庄村志》记录:明隆庆四年(1570年),全村8户,人口38人;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全村增加到168户,673人,隶属山东东昌府夏津县管辖。因为这个地方烧制“贡砖”的官窑数量多,就叫做“万家厂”,所以在清代乾隆本《夏津县志》的“夏津县图”中,就标出了这个位于运河东边的村庄。

原村搬迁之前,在村北有两大片古窑遗址,具体数量不详。砖窑遗址呈圆形,直径大约六七米。古砖的规格分“大砖”、“小砖”两种,其中“大砖”长度约45厘米,宽度约25厘米,厚度约12厘米,青色,敲击的时候声音如磬。79岁的管以政老人说,有一些砖的侧面砸着“号子”,能辨认出来“嘉庆”两个字。现在,还有一大批“贡砖”和“古窑遗址”埋存在原村村址的地下。

“贡砖”制坯有讲究

古代烧制“贡砖”时大多在春季和秋季。烧制“贡砖”的选泥很讲究,一部分泥是从远处田地里挖来的胶泥,一部分泥是运河河滩地里的“莲花泥”,两种泥都要晒干、砸碎,过粗筛,过细筛,筛除土里的杂物,他们把这种土叫“生土”。把“生土”按比例混成一堆,反复翻土,直到搅混均匀。后面的环节就是“备泥”。搅混均匀的“生土”,浇运河水,洇透和泥。把生泥反复翻摔,摔到均匀的程度,晾泥,晾成半干的软泥,摆成大溜,一个人负责一溜,用木杠子、木榔头砸泥,边砸边翻,最后堆成一大堆,盖草苫闷熟。闷熟之后的泥叫做“熟泥”。

铲出一块熟泥,再反复摔揉多次,最后用力摔进砖模子,砸实,刮平。砖模子是四块标准尺寸的木板咬合而成,平放在一块磨平的青石上,把熟泥刮平之后,提起模子,一块棱角分明、六面光滑平整的砖坯就成型了。官窑作头检验合格的砖坯,砸上“号子”;不合格的砖坯,再摔进泥堆。据81岁的管功泗老人和81岁的管功信老人讲,他两个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也就是1955年前后,都在窑上扣过坯子,装过窑。砖还是那么大,不过已经不再砸“号子”了。

“火把式”与“水把式”

砸上“号子”的砖坯搬到晾晒场地,摞成一列一列的,晾干,砖坯入窑,当地人叫做“装窑”,再点火烧窑。那时候,烧窑不用煤炭,都是用柴禾,麦秸、秫秸、棒子秸,豆秸、麻杆、芝麻杆,棉花柴、棒子锤儿、木条劈柴,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柴禾。烧窑的师傅叫“火把式”,烧制过程中,“火把式”要不断添柴掌握火候,连烧半个月左右。“火把式”掌握不好火候,火势不够,烧欠了,砖不熟;火势太大,烧过了,就成了“焦砖”。

把砖坯烧到通体红透的时候,停火,闭窑,洇窑。洇窑就是通过窑顶预留的洇水槽往窑里面红砖上洇水,洇水的师傅叫“水把式”。闭窑的时机,洇窑用水量的多少,都要根据经验准确把握。洇水要连续几天时间,洇水太急,会导致“炸窑”。直到窑里的红砖变成了青砖,才能出窑。再经过一次检验,不炸不裂,青色纯正,“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才是合格的“贡砖”,包黄绫,装船,进京;青色不纯的或者有炸纹裂纹的,不合格,不能进京。

</P>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