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南巡返京时驻跸甲马营—— 乾隆武城赋诗赞“ 碾转”

碾转

青麦粒

□孙南邨

清朝初年,西周生著《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六回有这么一句:“沈裁的婆子,拿了一盒樱桃,半盒子碾转,半盒子菀豆,来看晁夫人,再三谢前日打扰。”书中虽没说明是在什么季节,从樱桃、菀(豌)豆看,当是在“立夏、小满见三鲜”之时。古人对一年中最先成熟的“三鲜”果实格外重视,用它作为礼品馈赠曾是一种时尚。樱桃、菀(豌)豆,现在可以说无人不知,那么“碾转”是什么呢?它是用青麦磨出的一种食物。清朝乾隆皇帝就曾在武城县甲马营吃过“碾转”(当地人也称“碾钻”),而且还为此写诗一首。

青麦做“碾转”的历史长、地方多,其名称也多:连展、捻转、碾转、碾钻、粘粘转、捻捻转子,至今这个时鲜风味食品还在有些地方流传。

吃“碾转”多是旧时度春荒之举

新麦因未全黄叫作青麦,用青麦做“碾转”,清代宝坻李光庭在其《乡言解颐》中述之最详,不但有文,也有诗。他在《圃》中说:“吾乡之园,向多春种麦、秋种菜,今则种麦者少,种蒜者多,为其利厚于麦也。春日农谚云:‘雅麦种亩半,熟了好吃碾碾转。’”又在《食物十事·碾转》诗前小序说:“来牟之外,乡人有所谓雅麦者,先半月熟,专为作碾转之用。取其粒之将熟含浆者,微炒,入磨,下条寸许,以肉丝、王瓜、莴苣拌食之,别有风味。其时邻里相馈答,亦有专送麦粒者,为食新也。”其诗云:“仲谋工赋麦,葛恪工赋磨。磨中麦屑自成条,麦兮磨兮俱可贺。堆盘连展诗人羡,村妪争夸碾碾转。小满开花芒种餐,胯斗提篮遗亲串。节物食新忆故乡,春来时未接青黄。昨年友馈今犹在,蒸熟依然饼饵香。”李光庭不仅介绍了青麦的具体品种,还介绍了“碾转”的做法、吃法。所言“来牟”,《集传》解释是:“来,小麦;牟,大麦也。”乡人俗称的“雅麦”是什么麦?从初春种,到初夏收,“微炒,入磨”,未言去其皮糠之事,当是无稃大麦的一种元麦。大麦先小麦而熟,若是吃青麦,则更能早一点入口,它是旧时救急春荒之粮的先遣军。其诗句“堆盘连展诗人羡”中的“连展”就是“碾转”。李光庭学问深且关注农事,对“碾转”是作过一番研究的。

乾隆路经甲马营,吃“碾转”后作诗“爱此田家味”

1765年春夏之交,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于京杭运河乘船还京,进入山东后有《舟行入山东境》诗,其中就说到“来牟”,前四句是:“去时遵路返乘舟,一水殊分徐鲁邮。是日晴光明翠柳,前旬雨泽渥来牟。”乾隆于山东韩庄闸大营登岸,转往江苏徐州巡视后,再入山东境乘船北行。游济宁州、登太白楼、访南池少陵祠,过分水龙王庙,策马游东昌府、登光岳楼,皆有诗题咏纪游,无须细说,唯有他在济宁与聊城之间写的一首关心农事、说到大麦的诗值得一提:“北来日日验农耕,夹岸农民喜气迎。牟麦秀齐惟待实,黍禾种遍已抽萌。早知春泽高低被,近觉炎风尘土生。畏雨情才忘几日,旋为望雨又何情。”就在乾隆为麦穗灌浆待实、盼望降雨的不几天,来到了甲马营水驿,让他欣喜不已的是在这里既遇到了期盼的喜雨,还吃到了牟麦青麦做成的“碾转”。为此赋诗即兴:“麦有小大殊,实则皆一类。大者常先熟,亦赖雨旸遂……大官供碾钻,雕盘聊一试。纵逊玉食腴,爱此田家味。”乾隆皇帝深知“民以食为天”的分量之重,这次南巡返回途中,先是为“雨泽渥来牟”而愁,继而又为牟麦已秀齐“望雨”而忧,没想到舟到甲马营一切遂愿,喜乐之情可想而知。

此时的乾隆皇帝在甲马营竟然吃了农家饭“碾转”,这供“碾转”的官员不是昏头了么?当然不是,而是有深意在焉。“碾转”既是时鲜,又非上天入地寻来的龙肝凤髓,以此供上,这是在看似无意间却向百姓宣扬了皇帝不尚奢华的品质,可谓会办事也。乾隆皇帝是个明白人,对吃到农家饭不怒反喜,“爱此田家味”。那一天是乾隆三十年(1765)四月初十日(闰二月,小满前三天),正是吃大麦青麦的时节,乾隆皇帝因吃“碾转”而看到丰收在望的景象,一时动了亲民之情,竟然在初夏之晨,又是新雨刚过、颇有凉意的第二天一大早就端坐船头,让闻讯而来瞻仰的两岸百姓看了个够。这是前些天“夹岸农民喜气迎”,仅能看到龙舟而没能看到“龙颜”的人们所意想不到的事。

吃“碾转”为官方喜迎和预祝丰年的一种食俗

“碾转”无论是救荒还是品味,不仅为诗人、乡民所喜,也是京城里宫眷内臣必尝的时鲜。明代记述宫中见闻的《酌中志》在《饮食好尚纪略》篇说:“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庙进香。吃白酒、冰水酪,取新麦穗煮熟,剁去芒壳,磨成细条食之,名曰稔转,以尝此岁五谷新味之始也。”可知那时宫中品尝五谷新味“稔转”,并非偶尔为之,而是年年如此,已成为喜迎和预祝丰年的一种食俗。宫中和乾隆如何吃“碾转”,不得而知。李光庭说“以肉丝、王瓜、莴苣拌食之”,隔年蒸熟犹香;陆放翁吃得更是简单,把盘子擦干净,堆放在里面即成。乡间百姓吃“碾转”,多是为了救荒,用它烧稀饭充饥才是天下第一等好事,虽然这东西可以存放,要知道靠半粮半菜度日的人家是存放不住“碾转”的。

从皇帝写诗纪实到小说家言,“碾转”名声在外

据年老之人说,因为青麦鲜嫩,磨不成面,磨出即是不长的细条,叫作“捻捻转子”,它象形于一种名“捻捻转子”的小孩玩具。早年,为接济春荒,国内多地皆有“碾转”之食,此非武城县特产,有趣的是乾隆皇帝在甲马营吃“碾转”,《醒世姻缘传》沈裁的婆子馈赠“碾转”,都与武城县有关。《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六回说:“那裁缝叫是沈善乐,原是江西人,在武城成衣生理。因与武城县县官做了一套大红紵丝圆领……”从乾隆皇帝写诗纪实到小说家言,应该说武城“碾转”更是名声在外。

武城县现有甲马营村和甲马营镇。近年我两次蹬车走访京杭运河山东段,其中一次打算投宿甲马营,哪知到了镇驻地却没有找到宾旅客店,此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只有赶往武城县城。好在道路宽敞,路灯明亮,虽蹬车夜行也心中不慌。到武城县城自然忘不了“碾转”,问饭店厨师不知,问街头青壮年人不知,唯有老年人还记得吃“碾转”之事。他们虽然听说过康乾皇帝曾经到过此地,多是民间传说的奇巧之事;当得知乾隆皇帝真的在这里吃“碾转”、坐船头、还写诗留念之事,都以为新鲜有趣,愿闻其详。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