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天地广 奋斗出新彩 ——三个关键词看乡村致富带头人新变化

刘如鹏向无人机加灌农药

张吉伟察看艾草长势

陈小福拉网收虾(资料图)

□记者陈锟 通讯员于宁 陈兰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我市广袤乡村,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与传统农业从业人员相比,这些新型职业农民眼界宽、思路活、见识广,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开辟产品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递出乡村新气象,让我们通过三个关键词,且看他们如何出新彩。

关键词一:年轻派

“现在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真是越来越年轻了!”3月28日,齐河县刘桥镇重点项目办主任马新盘点着镇上的致富项目,开心地说着。

春分后,天气转暖,刘桥镇东苑村的艾草种植基地里绿意盎然。3月28日一大早,山东鑫忆堂中草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吉伟就到地里察看艾草长势。“现在艾叶进入生长期,开始大量萌发新芽和长出新枝,这时采集的艾叶药性最好。”张吉伟介绍。

从上海闹市到齐河乡村,今年是33岁的张吉伟回乡创业的第6个年头。他创办了中草药公司,有一家高标准中草药种植养殖交易中心,已经完成了艾草、丹参等从种植、储存、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在交易中心的展厅,艾柱、艾草牙膏、艾叶枕头、艾草酒……陈列得满满当当,张吉伟介绍,去年交易中心的销售额将近500万元。

一人致富不算富,百家都富才是富。年轻的张吉伟将推动乡村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刘桥镇的水土十分适合艾草生长,一年可收三四茬,每亩产艾草鲜品9吨左右,收益非常可观。”张吉伟说,“我们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服务,艾草成熟后再收购,附近越来越多的村民利用废弃老宅、房前屋后空地、林下空地种植艾草。”目前不仅东苑村种艾草,周边村庄也有不少种的,规模已达4000亩。

“我从前年开始跟着吉伟种艾草,一年一亩地能收入4000元左右。”东苑村村民徐志城话里透着欢喜。

关键词二:科技范儿

“使用地埋式喷灌系统,100亩麦田半天时间就可以浇完,省时省力效果还好!”3月29日,武城县盛宁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刘如鹏用手机操控喷灌系统,在麦田间踱步察看苗情。37岁的他从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已经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

作为全市种粮能手,刘如鹏深谙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做好规划,不断学习。农业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农机具,他积极购进收割机、播种机、深松犁、植保无人机等农机具30余台套,合作社也被评为市级优秀合作社。他主动联系省市县农业专家,虚心学习农业知识,如今的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经常有周边的村民向他请教种粮知识。在2022年全县举办的粮王大赛活动中,刘如鹏的粮食攻关田,小麦最高单产为每亩774.31公斤,玉米最高单产为每亩968.28公斤,粮食单产为每亩1742.59公斤,居全县第二位,刘如鹏被评为“武城粮王”。

去年6月份,刘如鹏与省农科院合作“夏播棉”,探索麦棉轮作种植。“夏播棉”在小麦收割后播种,不仅省去了地膜等农资费用,农作物还由一年一熟变一年两熟,再将棉花与大豆间作,提升了土地效益。刘如鹏说:“通过去年‘夏播棉’的试验,平均每亩地能够产棉500多斤,棉花价格高,对于我们农民来说也是增加了收入。”

关键词三:带动性

最近,44岁的陵城区糜镇大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小福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今年不仅要扩大养虾规模,咱们还要养鱼。”3月28日,在虾池边,陈小福一边对虾池进行消毒一边和工人沟通。去年,该村池塘养殖的南美对虾喜获丰收,集体增收6万余元。

2021年,陈小福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了他的首要目标。上任伊始,他将村中心街道后面的坑塘修建成文化广场,村里三条大街安装上52盏路灯。在此之前,大陈村集体收入少,村容村貌差,没有产业支撑,多数村民选择外出务工。“这两年,村里返修了街道,新建了文体广场,安上了路灯,疏通了下水沟,人居环境大变样,还评上了市级文明村,成了市中心村……”说起这两年的生活变化,村民陈洪亮连连点赞。

为了让村内闲置资源再利用,陈小福带领村民将废弃坑塘进行改造,学习养殖技术,选取合适的虾苗,发展特色水产养殖。“这个坑塘去年投了7万尾虾苗,我们打算今年5月份扩大规模,计划投12万尾,争取收入再翻番。”通过不断摸索,在消毒、日常管理等方面,陈小福已经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技术,对于发展坑塘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陈小福信心满满。

作为村里的带头人,陈小福不满足现状。“我要让我们村变得更好。”除了发展水产养殖,他将全村1100亩地全部流转,每亩地收入比传统种植高出了600元。“今年我们利用村内闲置宅基地引入了加工企业,让村民不仅有租金、工资,还有分红。”陈小福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