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楼火烧】贡品级手艺 传承寻常家滋味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胡兵通讯员邓美平李娜摄影报道

“清朝时期,宋楼火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赢得了商人们的称赞。”65岁的姚玉江说。从一个面团变成一只“灯笼”状的宋楼火烧,要经过十多道工序。一上午,五公斤面经过2000多下折压可出200个火烧。姚玉江是小镇上有名的“火烧大王”,他烤制的“宋楼火烧”远近闻名。

  宋楼火烧始创于清朝中叶,由夏津县宋楼村厨师侯其顺创制。1864年,他曾做贡品进贡京师,颇得宫廷后妃青睐。据说,同治皇帝拟选侯其顺进御膳房供职,因其妻分娩而未果。后其子侯振兴继营此业,手艺精湛,制作日巧。

正在烤制中的火烧

  2017年12月,宋楼火烧被评为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姚玉江和老伴用传统手法制作火烧,传承非遗文化。姚玉江说,制作“宋楼火烧”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本来很薄的皮,还要叠成6层,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经过训练是很难做好的,要想达到面的“最佳”状态就更难。天冷天热或湿度不同,和的面也不一样。有时,根据需要,和面不仅要用手揉,还要用杠子压,这样和出的面才有韧性。因此,从学徒到成手,至少得3年工夫。

姚玉江忙着制作火烧

 宋楼镇围绕“宋楼火烧”在生产、运输、销售上下功夫,助力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近年来,“宋楼火烧”又获评“山东省名小吃”“德州名小吃”等荣誉称号,还入选了“到山东最想品尝的100种美食”。围绕宋楼火烧,还衍生出了八宝火烧、驴肉火烧、焖火烧等著名小吃。目前,“宋楼火烧”从业人员达到2000余人,遍布夏津及周边县市。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