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污降碳 推动产业绿色崛起 ——聚焦市委经济工作会议⑥

▲2021年12月30日,华能德州丁庄水库光伏项目全部投运。记者周坤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张明昭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用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推动化工、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我市牢牢把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以更实举措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放大新能源发展德州特色优势。

加强节能减排绿色转型提速有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须坚持系统思维、系统治理,统筹有序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的关系。

我市坚定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省战略,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降低碳排放强度。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努力走出一条一体化全面开发利用的路子。

2021年12月30日,华能德州丁庄水库光伏项目二期120兆瓦全容量并网发电,加上前期项目一期200兆瓦全容量并网发电,丁庄水库320兆瓦光伏项目已全部投运。经华能德州电厂咨询权威机构确认,这个覆盖7000余亩水面的光伏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

“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5.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3万吨。”华能德州电厂新能源部副主任吴沛森介绍。

“从国家‘双碳’政策导向出发,我市在工业企业发展路径上,突出集约集聚和绿色低碳发展两个方面。集约集聚发展是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重要特征,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全链条优势重塑和价值跃升;绿色低碳发展是培育增长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市发改委主任王大山说。

截至2021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并网装机达到585万千瓦,占全省可再生能源并网总装机的10%左右,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1.9亿千瓦时。

培育绿色工厂激发制造业内生动力

我市把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载体,通过积极培育绿色工厂,打造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标杆,激发绿色制造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是我市重要的水泥生产企业,2021年,企业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用电量却同比减少了,节约能耗成本100多万元,这得益于企业进行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振旺介绍:“我们采用了空气悬浮风机,使煤粉的燃烧更充分,综合电耗降低了,从而节约了成本。”

2021年6月,我市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理,明确水泥、钢铁、铁合金、电解铝等16类高耗能高排放投资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方面的减量替代措施。对没有按规定落实减量替代要求的企业加快整改,有节能减排潜力的企业督促改造升级,属于落后产能的加快淘汰,能源消费总量只减不增。

同时,建立工业企业绿色制造体系梯次培育机制,打造示范标杆,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今年,我市将分别培育市级、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5家、2家,在产业政策、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绿色工厂重点扶持,力争在3年内培育6家国家级、15家省级、50家市级绿色工厂。

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我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立完善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体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持续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坚持生态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控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企业,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为企业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坚强的环境保障。各县市区严格落实“四个一批”“五个减量替代”要求,严控“两高”企业和项目。齐河县深挖产业链条,以提高亩均效益为切入点,优化园区生态经济,扎实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坚持创新驱动、绿色招商,培植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该县围绕黄河国际生态城重点发展壮大文化旅游、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全力建设一座产业集聚明显、多元文化交融的生态国际新城。通过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021年齐河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我市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平台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纵横互联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为生态环境精细化监管、精准化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构建起“一横一纵”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消除了原有的“数据孤岛”,将各种独立数据有机汇聚融合,方便从多维度、多场景发现问题,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1年我市大气和水环境各项指标稳定达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1至11月份,全市PM2.5、PM10、SO2、NO2、O3指标同比分别改善14.6%、11.5%、23.1%、7.4%、8%,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2.6%,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