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公司:科技赋能,小五金里掘“真金”


▲国强公司生产线


 

 □本报记者张晓航本报通讯员贾鹏

  门窗五金配件,说起来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物件”,而亚萨合莱国强(山东)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却从其中淘到“真金”,年产量达2000万套,畅销国内及欧美、东南亚、非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十几年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去年实现销售额8.3亿元。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强公司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用新方式制造传统产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研发赢得市场

  一扇看似寻常的窗户,火灾发生时会报警并自动打开用来排烟,下雨、刮大风时则会自动关闭,平时还可以用遥控器控制其开闭。这些功能的实现,得益于国强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开启系统。这一系统不久前荣获全国人居与城市建设领域最高奖——精瑞科学技术奖,并使公司在短时间内拿下超过1000万销售额。

  在国强公司的产品展厅,陈列着数百种门窗五金制品,款式各异,功能更是多样。“以前人们对门窗五金配件的要求多为结实、耐用就行,而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提出了外观精美、功能独特等要求。 ”公司总经理李敬芳说,“这是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我们作为生产者,提供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因而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 ”

  去年,国强公司瞄准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痛点”,将具有防坠落和儿童安全锁功能的两款产品推向市场,半年多时间里售出10万套。“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南方地区的门窗多是向外开的,存在坠落伤人风险,我们的防坠落产品解决了这一问题;另一款产品则围绕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儿童安全问题作文章。 ”李敬芳对记者说,“如此以来,销量上去了,附加值也得到极大提升,一套普通门窗五金件只能卖十几元,这些创新产品却能卖到百元以上。由此我们也得出结论——研发做到位了,市场不愁做不好。 ”

  去年底,国强公司专门成立家装事业部,加大力度研发区别于“工程产品”的家装私人定制产品,同时与同属亚萨合莱旗下的耶鲁、Interlock高端品牌合作研发,以满足消费者对高档五金产品的需求。

  为适应新产品的生产,国强公司在生产环节进行了技术升级。在锌合金铸造车间,记者看到一个个机械手臂正在完成去毛边、搬运等工序。车间负责人宋国忠介绍,这是不久前引进的自动化设备,能让工人远离高温工作环境,一台设备可完成8人的工作,效率更高、产品更精细,生产成本也大幅下降。去年,国强公司投入1900万元购置自动化设备,今年计划继续增加投入,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人才团队聚合技术优势

  不断创新的背后,是国强公司120余人研发团队、300余人技术团队的强力支撑。“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在人才方面已经有所积累,而自2012年被行业龙头瑞典亚萨合莱集团股权并购后,人才队伍建设更是驶入快车道。”李敬芳介绍,公司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组织科研人员到瑞典、德国、法国、新西兰等地先进企业学习,接受外方组织的培训。

  2016年,国强公司在济南成立研发中心,旨在利用省会的独特优势与高校对接,陆续与中国建筑科学院、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合作,解决了大型幕墙工程的方案设计、门窗五金的智能控制及生产线设备自动化控制等难题。与此同时,在公司建立硕士、博士工作站,引入高校人才。

  李明辉是南开大学博士,主攻工业设计,曾获中国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2016年8月入职国强公司。他的到来促进了公司的设计理念和能力的提档升级,很快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并推动公司建成山东省第四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李明辉说,国强是国内龙头企业,公司上下一心创先争优,对青年技术人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关爱。同时,德州、乐陵两级政府的人才政策十分优厚,不仅有补贴,还提供人才公寓,这些因素吸引着他扎根国强,干事创业。

  凭借人才优势,国强公司积累了300余项专利,形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增链补链形成集聚效应

  记者来到乐陵百源五金产业园时,凯瑞模具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建设,预计5月份即可竣工。去年6月,根据乐陵市政府的规划,国强公司投资2.2亿元建成这一产业园,旨在通过引进外地项目补齐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做强五金大产业。

  产业园建设过程中,乐陵市政府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各部门提供全方位、零距离、高效率的“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引进的项目非常有针对性,比如,周边地区缺少高端的五金模具开发企业和不锈钢企业,凯瑞和中诺两家公司的到来完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李敬芳表示,到今年底会建成9家企业,投产后,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有效降低制造、采购、研发、资金和市场运营成本,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国强公司将在保留并扩大机加工和表面处理两大核心工序的基础上,将部分加工工序逐渐外包,并输出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发挥龙头作用,巩固乐陵市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的地位,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