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份好人之星 罗洪军 乐陵市朱集镇枣乡书画院指导教师、负责人

罗洪军,男,1956年12月出生,山东乐陵人,乐陵市朱集镇枣乡书画院指导教师、负责人。罗洪军自幼展现良好绘画天赋,曾多次参与各类绘画比赛并获奖。退休后,他创立“枣乡书画院”,8年开展1270次农民画公益培训,受益人数达10000余人;他开发出农民画笔筒、农民画扇子等12种文创产品,实现“非遗变现”;他主动请缨到中小学,开设6处“枣林自然课堂”,为孩子们免费讲授绘画技巧,赓续非遗传承。罗洪军始终坚持以朴素的笔法,真挚的感情,公益的情怀,描绘着枣林大地的独特风光,让红枣文化、乡村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他先后荣获“首届德州五老模范”“乐陵好人之星”等荣誉。

8年开展1270次培训,为“乡村振兴”蓄能

罗洪军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1974年参军入伍后,一直从事文艺宣传工作,经常有机会与书法家、画家一起采风和创作,提升了自己的绘画、书法水平。1986年10月,他转业回到乐陵,工作之余也没有把这些爱好落下,通过不断练习,技艺更加精进,成了乐陵市的书画名人。

2012年7月,乐陵市朱集镇八里庄村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画枣村”。由于平常忙于工作,罗洪军只能利用周末假期等闲暇时间去画枣村画画。2016年,罗洪军退休,他的女儿一度劝父亲享享“清福”,但他想到乐陵得天独厚的枣林自然风光和红色文化,终于有时间为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于是他结合自身所学,采纳众家之长,在农民画非遗传承的基础上,创作出色彩明快、画面饱满、感情真挚的别具一格的“枣乡农民画”,枣林风光、枣林放羊、打场晒粮、赶牛耕田、枣林丰收……有关农村的一草一木一场一景纷纷都成为他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用小小画笔描绘出了美丽的枣乡,扛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这杆大旗。目前,罗洪军已创作出1000余幅作品。

2016年2月,为了让万亩枣林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也为了农民画有所传承,罗洪军在朱集镇创立“枣乡书画院”,免费向附近的枣农传授画技。在罗洪军的画室里,可以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手拿画笔,传授绘画技艺;罗洪军的学生也有很多,有农民、工人、教师,他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只为把手中画技传承下去,将人民的艺术带给人民。8年时间里,他先后开展枣乡农民画培训1270余次,覆盖人数达9300余人。其创作指导的多幅作品曾在全国多地进行展出,深受好评。

罗洪军以赤诚之心把手中技艺化作文化惠民的实际行动,带动当地文化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平凡的着色,朴素的笔墨描绘出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篇章。

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蹚出农民画新路子

随着罗洪军开设枣乡书画院,不少老人成为他的学生,但这些老人的生活水平却不怎么高。农村老人普遍缺乏外出务工的实际能力,而仅仅依靠种地收入微乎其微。虽然学画愉悦了精神生活,但物质生活还有待提高。

“枣乡农民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怎样走向市场化?怎么才能把老百姓的爱好转化为实际收益?”看着身边的“老兄弟”,罗洪军泛起别样的心思。于是在罗洪军的牵引带头下,逐渐形成一只由30余位老人组成的“老年画团”队伍。他们努力学习绘画,集思广益,开发出农民画风筝、农民画笔筒、农民画扇子、农民画相框等12种文创产品,慢慢发展成了“一域一品”的文化产业,实现了非遗项目创新化、产业化发展,让这些老手艺焕发新活力,蹚出了发展新路子。

“每天在家闲来无事,就来枣乡书画院跟罗老师学习农民画,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加收入,真是太好了。”罗洪军的“大弟子”王保树老人十分感慨。在罗洪军的指导下,老人们的画技越发精湛,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文创产品售卖出去。每年通过售卖绘画作品,老人可实现年增收3000余元,获得真真正正的收益,实实在在的好处。

开设6处“枣林课堂”,为育桃李“培根铸魂”

除了在画室内进行公益教学以外,罗洪军还坚持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他深谙其中的道理。针对农村学校缺乏艺术类课程等现象,他主动请缨来到乡镇小学、中学,开设了王双志、前周、后周、小芦、朱集、王清宇等6处“枣林自然课堂”,为孩子们免费讲授绘画技巧。

从“公益教学”到志愿服务,从农民画室到“枣林课堂”,罗洪军持之以恒以艺术养美德,以绘画促教育,用志愿服务的火焰照亮立德树人的道路。“我们这地方处于冀鲁边界,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就想用笔把他们画出来,传递到下一代。这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罗洪军在绘画教学中,巧妙融入枣乡文化、红色文化,在他的熏陶下,枣乡的孩子们将红色基因厚植血脉之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是罗洪军绘画教育的另一个着力点。在他志愿教学过程中,笔下不乏出现美德故事、体育健身、日常劳动等画面,在极大拓展中小学生视野的同时,又与孩子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

自2017年开设“枣林自然课堂”以来,罗洪军共授课50余场次,受众学生600余名。其“枣林自然课堂”的做法更是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推介;立德树人相关经验登上“中国教育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罗洪军用手中的画笔绘出一条非同一般的立德树人路子。

“艺术这种东西,既是属于个人的,又是属于大家的。如何创造大家喜欢的作品,就看在作画的时候,能否想着群众。”简单一句话,道出罗洪军的绘画方向。如今,他仍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变丹青。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