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勇:让所有盲童受到最适合的教育

盛德勇

记者 王志强 摄影报道
21年间,他从学习特教的学生成长为众人眼中特殊教育的典范。捧着“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德州市优秀教师”“山东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基础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盛德勇用他朴素的人生经历,演绎了当代特教老师的不凡历程。
他是盲童的知心人
1993年,从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盛德勇被分配到禹城市聋哑学校任教。1994年德州开始筹建盲校,第二年他被调到德州,协助进行盲校筹建工作。德州盲校第一期招生,36个学生,盛德勇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说实在的,刚开始和他们朝夕相处,有些不适应。但是,时间长了,了解到这些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朴素,便很心疼他们,更让我坚定了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为盲童撑起一片晴空。”盛德勇说,学习盲专业的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理想,那就是要让德州所有的盲童接受到最适合的教育。
渐渐地,盛德勇成了这些盲童的知心人。
直接受益的是盲校的孩子们,他们不仅能接受教育,学习技能,而且还有一位朝夕相处的好老师。师生间融洽、紧密的关系,在1997年出现了一场“闹剧”。
那一年,盛德勇结婚了。盲童们因为对“结婚”没有概念,以为盛老师不要他们了,要离开他们,天天到距离学校100多米的盛德勇的家中找他。本来请了两周婚假的盛德勇三天后就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因为他知道,这些孩子离不开他。
希望每个盲童都能自力更生
盛德勇决心将孩子们教育好,因为接受教育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德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起步晚,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但是这些劣势,阻挡不了盛德勇的热情,他把所有的热情都洒向了这些盲童。
一位盲童在上到初中时辍学了。盛德勇和老师们家访,做通他的思想工作,为贫困的家庭提供了帮助。这位学生得以复学,学习按摩,毕业后做按摩师,能够自食其力,也能养家糊口。
这样的例子太多,盛德勇和他的同事们把激情都放在孩子身上了。
2004年,因工作优秀,盛德勇走上学校管理岗位,担任校长。他感觉自己的担子更重了,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能,自力更生。
在摸索中,他坚持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龙头,以艺术教育为特色,集康复—教育—培训—就业—服务为一体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在市残联、市劳动局的大力支持下,该校还创办了德州市第一所专业培训盲人职业技能的场所——德州市盲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该基地主要对大龄视障人群和贫困、再就业残疾人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创办至今已经举办9期培训班,培训学员200余人,学员就业率达到100%。
愿更多的人关心这个群体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和学习中,盛德勇也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教学与领导管理经验。对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在理论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思维、新观念,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这种思维和观念诉诸笔端,撰写了大量的论文。
随着成绩而来的是荣誉,他先后被授予“德州市优秀教师”“山东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基础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对这些荣誉,他归结于,“这是学校的荣誉。以前认真做好一名老师,现在认认真真做好一名校长。”
回顾21年的特教经历,很多学员过上自力更生的生活,这让他最有成就感。眼下,他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已经带到生活中,比如,逛街时关注盲道中间有没有自行车,电梯的按键上有没有盲文……
他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群体,帮助他们。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