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好人之星候选人:乐陵 王宪志

王宪志,男,中共党员,1972年10月出生,乐陵市郭家街道八里庄村卫生室的一位医师。自开办村卫生室以来,王宪志三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精诚为本 医德在心”的信念,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在思想品德上有一颗仁爱之心,视患者为亲人朋友,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痛苦,受到了十里八乡村民的欢迎。

践行医者仁心 守护群众健康

八里庄村距离城区和乡镇卫生院的距离较远,村民们外出就医很不方便,害怕就医费用太高,很多村民就选择硬抗。1993年,为了方便村民就医,王宪志便萌生出了经营一家卫生室的想法,他说:“村民们劳作辛苦,身体不好,就医本来就不方便,又害怕看病花大钱,用身体硬抗,看着真是让人心疼,开卫生室就是想着能为守护村民们的健康出一份力。”带着这样的一份初心,自八里庄村卫生室开办30余年来,王宪志一直以“讲诚信、守医德”为宗旨,累计为50余万人次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医疗安全事故,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和信赖。一提起王宪志,村民们就竖起大拇指说:“他不仅是一个好人,更是一个好大夫!”

刻苦钻研业务 医术精益求精

看病就医,患者最关心的就是价格和疗效,这也是大部分医患矛盾的关键症结,因此,王宪志始终坚持收费诚信透明,以价廉、安全、有效为用药和治疗原则,让患者对就医的各个环节有知情权、同意权。有的患者经济紧张,在诊疗结束后付款时面露窘色,王宪志就心照不宣的免费治疗,并且把后续治疗需要的药品送给患者,带给患者满满的安全感。

医学博大精深,只有刻苦钻研才能有所成就,王宪志深谙这一点,他说“要想成为一个好医生,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素质,那就是对医术的‘精’和对患者的‘诚’,这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大医’,成为‘仁者’。”在三十年从医生涯中,王宪志始终坚信只有提高医术才能去救死扶伤,只有具备医德的灵魂才能在医学的大道上驰骋。他坚持学习,把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泡在了医书里,积极参加各种医师培训和座谈会,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宪志用自己的专业征服广大村民,纷纷评价他说:“有王大夫这样天天想着俺们的人,这不光是俺们八里庄村的福气,也是俺们这一片儿人的福气啊。”

坚持诚信行医 一心为患者着想

有一日午后,一名患者来卫生室就诊,诊断拿药后,在收费窗口留下了远超诊疗费的现金,当时王宪志正忙着给其他患者配药,等发现时这名患者早已不知去向,他赶紧去查监控调资料,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这名多付钱的患者。原来这名患者一年前因为急症曾到八里庄村卫生室就诊,王宪志用精湛的医术很快就缓解了他的痛苦,但是随后他发现自己身上的钱不足以支付诊疗费,没想到王宪志挥挥手免去了他所有的费用,之后这名患者便去了外地,但是这份恩情他始终铭记在心。他表示:“这些钱不仅是支付我当年的诊疗费,更是我想报恩的心意。”即便如此,王宪志还是几经打听来到了这名患者的家里,将多余的钱退还给了对方。王宪志说:“在我看来,治病救人是医者本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在致力诚信经营、提升医术的同时,王宪志始终坚持服务至上,把让患者放心、满意作为永恒的追求。30年来,王宪志经常为行动不便,或者有紧急需求的患者上门诊疗,成为了附近几个村舍的“健康卫士”。早些年村里出行不方便,经济条件也有限,一辆摩托车便成了八里庄村卫生室的“救护车”。有一年冬天刚下过一场大雪,凌晨一点的时候,王宪志接到邻村一名母亲的电话,电话里这位母亲哭着说:“王医生,俺家孩子发了高烧,一直退不下去,这可咋整啊。”王宪志第一时间安抚她焦躁的情绪,随后穿上衣服,带着药品跨上摩托车就冲进了漫天冰雪中。村里的土地混合着雪水结的冰变得又黏又滑,夜间视线受阻,加上不熟悉邻村路况,在快抵达目的地时他不慎摔倒,到了患者家,他顾不上及时给患儿进行治疗,患儿父母感动地拉着王宪志的手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三十年来,王宪志用精心、爱心、耐心对待每一位病人,用诚信的品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温暖了无数患者,演绎着真诚大爱,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