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上下功夫

    早晨上班,骑车过一个路口时,适逢一所小学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活动,学生排成一队“长龙”,在老师的带领、看护下过马路。由于学生多,走了好长时间才过完。而等待上班的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们越聚越多,大家毫无怨言地等待孩子们过马路。然而,也有极个别司机,按耐不住焦躁情绪,一个劲地摁喇叭。两种态度,显示出市民的文明素质的差异。
    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仅要看街道是否干净、餐饮是否卫生、交通秩序是否井然、公共场所是否清洁等外在表面现象,更看市民是否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社会公德,是否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道德高尚,一句话,要看一个城市的内在、内涵是否文明、美好。否则,即便有了再美再好的硬件环境,而市民文明素质上不去,也会煞风景、损形象,达不到文明城市标准。因为,市民内在素质的高低、精神内涵的贫富,才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核心的标志。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心灵美是高层次的美,精神文明是高层次的文明。
    毋庸置疑,德州作为有德之州,绝大多数市民素质是比较高的,“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新时代德州精神,在他们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然而也不可否认,在极少数市民身上,还有着自私自利、文明公德意识淡薄的缺点。如随地吐痰、挤公交车不排队、乘车不知给老人孕妇让座、过马路闯红灯、开车不知礼让、乱涂乱画乱贴、乱扔乱倒垃圾等,都是文明素质不高、社会公德意识欠缺的表现。这些虽然看上去似乎是些小事,但小事不小——正因是小事,人们对此才满不在乎,故而成为 “顽症”。而透过这些难以解决的 “小事”,则可见出提高市民的思想认识、公德意识是何等重要。
    拿本文开头的例子来说,尊老爱幼、宽厚包容、礼让三先,是一个市民应有的文明素质,反之,倘若有个别市民,开着轿车挤占人行道、市内行车开大灯、雨天开车经过行人时不减速等,则会暴露出市民文明素质的欠缺,影响城市的文明形象。当前,我们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于这类不守文明公德的现象,应该及时曝光、批评或警告、处罚,决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同时,社会各界群众,也都要积极释放讲文明、树形象的社会正能量,让各种不文明现象、不文明的行为,如老鼠过街,无处藏身。
    □孙玉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