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气

李良旭

到朋友家去串门,看到她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正在做作业。我惊讶地发现,桌上还有一本《新华字典》,她女儿不时翻阅着字典,认真查找着。从她女儿动作来看,查阅字典已非常娴熟。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让你女儿在电脑、手机上查,还让她在字典上查?这多慢啊!”

朋友说:“为了女儿身上的一缕书卷气。”

看到我疑惑的神色,朋友解释道:“查字典和查电脑效果是不一样的,记忆也是不一样的。查电脑快,可是过后一点没留下什么。而查字典,却多了一种纸张的质感和温度。”

朋友说罢,拿起女儿桌上的字典给我看。我翻开字典,发现字典上画上了许多条条扛扛,圈圈点点。一本《新华字典》,因为有了笔墨的痕迹,多了一种生命的气息和灵动。随着纸张翻动,一缕油墨馨香,扑面而来,我身上似乎也沾染了一缕书卷气。我忽然感到,这种气息还是那么熟悉,自己小时候上学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那种记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也许那种慢,让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学习功底,受益匪浅。

朋友说:“女儿这种不懂就查字典的方法,使她多了一种自觉和思考,少了一种浮躁和浅尝辄止。从某种意义上讲,会查字典,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基本功。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会查字典,永远是一种文化和符号,永远不能丢弃和隔离。”

朋友的一番话,让我感动不已。当这个社会飞速向前发展,有一种文化和沉淀,已深入到骨子里,让孩子会查字典,这也许是一种最力所能及的事情。

朋友兴奋地说道:“因受女儿的影响,现在她们班上有好几个同学,也喜欢上了查字典,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查字典的过程中,她们学到了电脑、手机上,无法体验到的快乐和收获。”

我想回去也送给儿子一本《新华字典》,并对儿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喜欢查字典的人。从查字典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染上一缕书卷气。这种气,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传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