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里的福气

□张晓航

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在饺子里包上硬币,称作“钱饺子”,春节当天谁吃到,就意味着会有一年的福气。小时候过年,最期待的便是这顿仪式感满满的饺子。

年三十下午,大人们在厨房忙活,我也坐不住,隔一会儿就跑过去一趟,问“钱饺子”包好了没?初一一大早,也不用大人喊,半睡半醒间听到勺子碰锅沿,立马就从床上爬起来,坐在桌旁拿着筷子眼巴巴地等着。

我吃“钱饺子”讲究技术,吃前先“相面”,太小的装不下硬币,太大的多为虚张声势,得找皮厚又匀称的。然而,多年的实践证明,技术不如运气好使,精挑细选吃过十几个,还比不过别人随手来上一筷子。这里的“别人”,以我妈最具代表性,她曾经连续3年吃到“钱饺子”,还都是5个之内就搞定,效率惊人。

到了第4年,我妈决定“封印神力”,任由我先吃。然而事与愿违,眼瞅着肚子一点点鼓起来,“钱饺子”却像是滞留在与我不相交的平行世界。已经煮完饺子的爸爸从厨房走过来,随手夹起一个,一边说着“尝尝咸不咸”,一边就被硬币硌了牙,看得我一边打嗝一边撂下了筷子。

有一年,所有的饺子都吃光了,却不见硬币的踪影。所有人都在纳闷时,大伯端着锅走过来,用勺子从锅底捞出一枚硬币:“煮破了,掉汤里了。”眼见我快哭出来的表情,奶奶说:“咱们把饺子汤喝了,全家都有福气!”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中考和高考那年,我都得偿所愿,且整个过程没有悬念——大人们专门为我盛出一碗,只要吃完必定有“钱饺子”。心里明白这个“设计”,但咬到硬币的刹那,还是兴奋地喊了出来。我知道,这里面有全家人送我的福气。

随着我渐渐长大,对“钱饺子”的期待却越来越淡了,后来干脆取消了这个习俗。那些年我们吃到的硬币,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我妈说:“这些不能花,不然福气就没了。”

现在,看着这些硬币,看着日渐长高的儿子,不由得回想起自己每一个春节的兴奋与期待。我想,今年开始,这个习俗该重启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