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德州市农村工作办主任陈秀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解读嘉宾:市委副秘书长、市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陈秀河 采访记者:杨德林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城乡统筹作为第一方略”,“科学有序地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确定了规划全覆盖、启动大路网、实施中心城区“三年大变样”、全面提升两区同建水平四项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我市城镇化率,加快我市广大农村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市具备了先发优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前段时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继对加快城镇化步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出了部署。可以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2009年以来,我市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的理念,开展农村社区和配套产业园区同步建设,把农村大社区建设成处于农村之头、城市之尾的小城镇,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2012年9月6日至7日,山东省委在德州召开现场会,推广“两区同建”经验。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农村社区378个、1400万平方米,10万农户入住设施配套、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启动建设产业园区876个,流转土地50万亩,30万农民就近就业,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收入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可以说,我市在加快城乡一体化方面,已经形成了先发优势,只要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的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必将成为我市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

    正确理解城镇化,加快农民市民化、就地城镇化

    我市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不仅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中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具体到我市来说,要做到 “四个注重”:一是注重科学布局,促进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和农村社区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二是注重产业支撑,将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发展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夯实发展基础,走产城融合之路;三是注重以人为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科学引导农民转为市民,推进人口城镇化;四是注重内涵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很显然大规模地把农民转移到城市是不现实的,必须走农民市民化、就地城镇化的新路子。我市建设的万人大社区,本身就是小城镇。这种大社区配套设施与城市一样,处于城镇体系的末端,解决了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克服中小城镇带动广大农村“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力支撑。据测算,近3年全市直接用于农房和农村社区建设投资300多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加上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总投资达360亿元。

    更高水平推进两区同建

   两区同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和总抓手,符合德州实际,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抓好两区同建就是抓住了城乡统筹的牛鼻子,找到破解城乡二元分割的金钥匙。今年我市将坚持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品牌铸造、集群创新、开放协作的工作理念,努力实现两区同建工作在新起点上的新跨越。全市对农村社区并居点重新规划,推动农村新型社区,特别是大社区建设,新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75个,全市重点培育3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同时抓好已建在建社区的续建提升工程,确保到年底再有10万户农民搬入新居。
    一是提升规划建设档次,打造亮点示范工程。明年6月底前每个县市区完成2个示范农村社区修建性规划,明年12月底完成全部农村社区修建性规划。突出乡镇驻地和中心社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示范社区,培亮点、带全盘。各县市区每年新开工2-3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
    二是增强集聚带动能力,培育农村示范产业园区。坚持把农村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载体,鼓励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农产品就近加工、农民就近就业,促进农民的产业工人化,促进农业产业园区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2013年,全市打造100个示范农村产业园区。
    三是完善提升公共服务,推动生态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五化八通八有”的要求,将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社区延伸,完善社区功能配套,突出解决好农村社区冬季取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问题,开展环境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做靓社区做美农村,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生活,加快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