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学 百姓日子越过越滋润

 

赵德芳(右)与老伴乐享晚年生活

 

中国人常说:“这个人有福。”那么到底什么是“有福”呢?今年81岁的于赵社区居民赵德芳笑呵呵地说:“我们社区的人都有福,住楼房,家门口有卫生院,孩子们在小区就可以上学,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老年人不愁养老。你说我们算不算有福?!”
作为我市幸福社区建设的五个试点社区之一,于赵社区居民的生活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不仅搬进了楼房,小区内还有配套的幼儿园、小学、菜市场、社区医疗卫生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幸福不是靠宣传出来的,而是居民切身的感受。

  1 老有所养


  “老了,你的手更巧了。” 3月19日上午9时,在赵德芳老人的家中, 88岁老伴的新作品——一束丝网造花终于完工,赵德芳站在老伴身边不由自主地夸奖了一句。面对夸奖,赵德芳的老伴有些害羞地笑了。
赵德芳说,2011年11月供暖前,他和其他108户居民一起搬进了新居,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指着老伴的腿回忆,老村的房子保温效果差,每年入冬,老伴的腿都疼得厉害,搬到楼上第一年因为集体供暖了,老伴尽管走路还需要拐杖,但从没喊过腿疼。
改变的不仅仅是居住条件。赵德芳曾经在一个乡镇的水利队干了50年的测量工作,因为是临时工,退休后每月只有300元的退休金,老伴就是普通的农妇,根本没有退休金之说。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收入,老两口只能靠儿女养着。目前,老两口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随着两区同建,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好,村民的福利也越来越好。像赵德芳老两口,按照他们的年龄,每人每月能在社区领取500元养老金。“老两口一个月就是1000元,过节还有额外的福利,根本花不了,也不用孩子们接济。”赵德芳说。
快到中午,赵德芳告诉老伴,厨房有早上他从小区便民市场买来的新鲜蔬菜,中午自己煮点面条吃。而他站起身穿好衣服准备去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吃午饭了。因为老伴行动不太方便,等天暖了才去日间照料中心。
记者跟随赵德芳来到于赵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里已经有十几位老人等着11点开饭了。赵德芳说:“社区里的老人每天在这里吃午饭和晚饭,每月只交100元管理费,其他费用都是集体出。这里有娱乐室、休息室、卫生室、餐厅、康复训练室等场所,解决了老年人生活的后顾之忧。”
于赵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平时在这里读报、娱乐、健身……白天接受专业服务、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养老模式,正悄然改变着老人们的生活方式。

  2 壮有所为


社区老人天天到日间照料中心“入托”,这就给青壮年解除了后顾之忧,他们可以放开手脚或自己创业,或在周围企业打工赚钱。
赵德芳的两个儿子都在社区集体企业工作,平时都很忙。但是,赵德芳的二儿子、孙子和他住在同一个楼道内,赵德芳住一楼,儿子和孙子在二楼、三楼。每天下午,儿孙们下班回家都会先到赵德芳这里报个到。“要是以前,儿孙们可能会外出打工了,要想天天见面几乎是不可能的。”赵德芳说。
要说赵德芳的儿孙是家门口工作的典型,那么社区内年轻的韩秋良则是一个创业典型。14年前,韩秋良的父辈成立了一家水泥预制厂,规模不大,多年来没有大起色。随着社区改造工程和社区经济的发展,韩秋良的水泥预制厂迎来了发展良机。“我的企业能有现在的规模,可以说是随着社区的壮大而不断成长的。我在二屯镇建起了新厂,当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都会自豪地说‘于赵社区的’。”韩秋良说。
居民的这种富足感来自于社区雄厚的经济基础,集体经济的雄厚实力成为打造幸福社区的牢固根基。
和于赵社区类似,通过两区同建,我市城镇化率达到49.53%,近5年年均增长超过了2个百分点。2014年7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专程来德州调研新城镇化工作,德州成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3 少有所学


在于赵社区,孩子们更是生活在蜜罐里。3月19日上午,在于赵社区三和竹园小区内的新希望幼教中心,小区的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着做游戏。
赵德芳说,他的两个重孙都在小区内的这所幼教中心上幼儿园。另外,去年9月1日,在小区西北角又建起了一所小学——天衢中心小学西校区,明年他的重孙子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同样不用出小区就可以上学。
另外,自2005年开始,于赵社区就开展了村集体助学活动,报销学生所有的书费,对考上大学的青年人,奖金从开始的1000-3000元,逐步涨到2012年的3000-8000元。
为了解决孩子下午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难题,于赵社区还在去年11月初建起了快乐四点半学校,让社区20多个正在读小学的孩子下午放学后可以来这里,在专门的老师指导下完成作业,等待父母下班,解决了村民的一个后顾之忧。
于赵社区的孩子上学只是我市教育的一个缩影,市政府出台《关于城市居民小区配置幼儿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意见》,逐步实现就近、优质入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