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增加群众舒适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家园美日子甜

围绕增加群众的舒适感,我市坚持环境建设与惠民工程同步提升,践行绿色生态低碳文明,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大民生支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近日,随着最后一组轨排铺设就位,德龙烟铁路德大段正线铺架全线贯通。不久的将来,德州居民去烟台将更加便利。
“咱们德州越建越好,吃穿住行样样舒心,现在的日子甜如蜜。 ”今年9月刚刚搬进岔河岸边新居的德城区居民辛冬青由衷地感叹。

城乡面貌变靓——感觉舒心

入秋以来,家住德城区新湖春天小区的居民张英春,几乎每天清晨都到明月湖公园健身。 “这里水清树绿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张英春说。
明月湖公园里,跳舞者合着旋律、整齐划一,打拳者姿势舒展、柔中带刚,打篮球的小伙子们奔跑跳跃、生龙活虎……晨练者身上透着活力,脸上洋溢着微笑,幸福之情难以言表。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成功,让我市变得越来越美。今年,中心城区城建工程共安排了6大类、72个项目,总投资达171.38亿元。 “两河四岸”滨河路道路工程已竣工验收,分车带绿化已全部完成,路灯、泵站等辅助工程不断完善,全线已陆续通车。三八西路具备施工条件路段已建设完成。
广大农村的面貌也是日新月异。黄河涯镇廿十里铺社区的李守德老人,明显感觉到了这种变化。这个社区由12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规划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的11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医疗卫生、休闲娱乐、党员活动、超市购物于一体,极大方便了群众生活。 “与原来居住的平房相比,新家可是漂亮多了。”李守德老人感叹到。我市以两区同建为抓手,大力推进以治脏治乱为重点的乡村文明行动、农村清洁工程。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镇、村达200余个。

财政倾斜民生——生活顺心

7月22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学校正式成为山东师范大学的附属学校和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实验学校,更多的孩子将在这里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孩子在家门口能上这么好的学校,心里能不高兴吗?”开发区居民王晓梅开心地说。
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不断加大民生支出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今年上半年,我市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支出83.2亿元,同比增长18.7%,占财政总支出的57.9%。
今年以来,我市大面积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全力实施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和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暖着百姓的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饮食越来越讲究,衣着支出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616.54元,同比增加711.45元,食品、衣着、居住和出行支出合计占到了总消费支出的64.4%。

环境质量改善——住着放心

德州二中东面的东地路,曾被戏称“烧烤一条街”。细心的居民发现,自9月份以来,这条街上的露天烧烤已没了踪迹。
我市7月份召开了中心城区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加大整治露天烧烤的力度,要求迎宾路以东、岔河以西,大学路以南、新河路以北区域,全面取缔露天烧烤。
空气、水等环境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围绕关系子孙万代生存状况的环保工作,我市不断加力,积极维护好碧水蓝天。以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考核为契机,投资61.2亿元,提前两年完成76个“十二五”国家海河规划项目,同时拓展完成377个水污染防治工程。上半年我市境内五条主要河流水质COD为29.5毫克/升,氨氮为0.97毫克/升,分别较去年同期改善8.4%、45.4%。 17条境内支流水质COD、氨氮分别较去年同期改善17.8%、60.2%。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获得省生态补偿奖励662万元。
“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环境质量的改善,村边小河里的水清了,不知名的野鸟逐渐多了起来。”武城县武城镇村民王文国说。□本报记者 杜华江 本报通讯员 付龙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