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贞,女,1943年2月出生,武城县老城镇沙庄村村民。81岁高龄的吴淑贞,多年的幼教生涯,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她热爱乡土文化,所有快板书都是自己一气呵成即兴编写,作为“沙庄抗日喋血团”抗日战士的后代,创作了以党的惠民政策、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题材的快板书。近年来,吴淑贞曾荣获“最美武城人”、2023年武城县新时代“最美家庭”等称号。
童心未泯,将欢声笑语传遍四方
在鲁西北地区的武城县,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叫沙庄,这里住着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奶奶,她做了一辈子幼教工作依然童心未泯,无论走到哪里,就把欢声笑语带到哪里;她多才多艺,打快板、花棍花鼓、各类舞蹈、素描绘画、弹电子琴等无所不能,村里男女老少都喜欢她;她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两口每天在一起辛勤劳作,过着快乐无忧的田园生活,她的精气神无不感染着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她,就是远近闻名的吴淑贞,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吴老太”。
吴老太灵活地将地方特色文化山东快书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她的创作大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真实生动地记录百姓生活。比如“移风易俗七字歌,大家都来听我说……乡村文明讲科学,婚丧嫁娶要节约”等宣传新风快板,生动形象地倡导新事新办,乡亲们纷纷拍手称赞。暑假来临,吴老太又做起了防溺水教育宣讲,这位昔日的“孩子王”,又响亮地打起了快板:“竹板这么一打呀,学生放暑假,面对祖国的小花朵,俺该说点啥?今年雨水大呀,湾里河里都别下……哎,这是俺的知心话!”脍炙人口的语言风格,深受孩子们喜爱。
初心不改,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艺术筑梦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下,沙庄村道路平坦,绿树成荫,整洁的面貌绘就出一幅新时代农村蓝图。村里修建了娱乐广场,并带动了艺术团的创建。2013年—2016年,吴老太在村民赵绪令家属的配合下,组建了阳光娱乐队;后来在老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了沙庄新区艺术团,这支队伍吸纳了30多名文艺爱好者。作为艺术团的文艺骨干,吴老太每天下午四点准时来到广场,带领队员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党的政策放光芒,咱们农村大变样,建工厂又盖楼房,街道清洁路灯亮,到处都是新气象……”一段自编自演的快板《党的政策放光芒》,吸引了众多村民观看,不时赢来阵阵掌声。
而由吴老太带领的这支沙庄新区艺术团,成员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59岁,共有20余名成员,她们大多都是“沙庄抗日喋血团”抗日战士的后代,她们通过文艺的形式义务宣传党的政策,旨在激发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爱国之情,强化爱国之志,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善心永存,以炽热心肠感动乡邻
据吴老太介绍,自己多年的幼教生涯,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热爱乡土文化,所有快板书都是自己一气呵成即兴编写,党的惠民政策、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都是创作的题材。吴老太自编自演的快板书字字珠玑,书写着农民们的安居乐业,推进了乡村文化建设,见证了新农村的美好前景。
老城镇优秀教师、武城县幼教工作先进个人、德州地区优秀保教工作者等系列荣誉,无声记录着她曾经的光辉岁月。吴老太天生一副热心肠,虽年事已高仍乐善好施,村里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她一有空就去他们家里,上门义务表演节目送上欢乐;谁家盖房子娶媳妇有求于帮忙的,她都很爽快地答应,根据乡俗编写喜事喜歌。
30多年一路走来,吴淑贞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用一曲曲快板将党的声音传遍四方,用炽热的初心感动着乡邻,为大家带去欢声笑语。现代乡村文明是什么样?吴老太的快板书,给予我们最好的回答;漫漫前路,吴淑贞老而有为,发挥余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