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西,男,1956年出生,庆云县尚堂镇姚千村人,中共党员,姚千村小学退休教师。任教期间他兢兢业业桃李满天下,曾经获得两次市级学生优秀作文指导奖,两次县级优秀班主任奖,一次县级优秀教师奖。退休后他乐于助人古道热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不以善小而不为之。同时他还历时一年的时间编写了姚千村的村志。
退休后,姚广西对自己的要求是,有一份热,就发一分光。决不能以退休养老为借口,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用他自己的解释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往大处说,就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事情,往小处说,就是对别人有利或者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姚广西因为有文化,村两委成员经常请他帮忙填个表册、统计个数据、设计个图案、画个地图等他从来不拒绝,只要有时间就帮忙完成从来不要求报酬。村里有红白大事,虽然年龄不小了他也是必须要帮忙的。干不了重活就干点轻活,眼管事,手脚勤快。他说,现在年轻人平时大多出门在外,不能以年岁大为借口不帮忙,不干活。他利用自己有汽车、驾照的便利条件经常帮助别人,急需跑点路,济别人之所急,且从不收费。
同时在退休后姚广西还利用孩子们的假期时间免费教村里的孩子们写毛笔字,他说毛笔字是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毛笔字孩子们能够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修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只要孩子们愿意学,我就倾尽所有的教给孩子们,,希望更多的孩子爱上写毛笔字,并将这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去年九月,姚广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做一件大事,就是要写一部《姚千村志》。用他自己的话说,咱姚千村六百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光荣的历史,有着传奇一般的激动人心的人和事;更有着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英勇悲壮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自古以来,农村文化都是靠着一代一代人的口口相传。当然这种相传,也不尽善尽美。可还是把很多的事情传了下来。现在的人们呢,特别是青年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大多是天南海北,常年是天各一方。最多是过年过节,一家人才能团聚。时间一般是仅仅几天。亲热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又得分手,哪里还有时间顾得上文化传承呢。所以,本村文化马上就到了断层,到了失传的边缘。越想这些,他的心情就越沉重。思之再三,痛下决心,尽自己微薄之力,争取部分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开始了姚千村志的编写。他连续翻阅了三代的《庆云县志》,两代的《庆云县教育志》,《庆云县民政志》《庆云县水利志》《庆云县人大志》《光荣庆云人》等书籍,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终于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长达几十万字,连图片带序言260多页的《姚千村志》。
编写村志剩下的捐款一万多元在姚广西提议下,在姚千小学门前立一尊《劝学榜》,碑名是“劝学”上面刻着“姚千村卓有成就的读书人”。共有优秀学生130多名,其中还有博士生3名,硕士生16名。激励在校的小学生树立起学习和追求的目标。在村委会门前立一尊功德榜,上面刻着为村志出版赞助的人名及赞助的金额。用以激励村民们为公益事业付出的热情。
姚广西老人不但在平时古道热肠帮助别人,同时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上做出了值得人们尊敬的贡献,希望姚广西老人的精神能影响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