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体检报告,看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旁向上的箭头,你是否因“没症状”而掉以轻心?这恰恰是高血脂最危险之处——它在血管里进行着一场“静悄悄的破坏”。
45岁的王先生是企业的部门经理,平时应酬多、运动少。在今年的体检中,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值高达4.8mmol/L,远超正常范围。尽管体检报告已明确提示风险,他却认为“不痛不痒,身体也没异样”。
这个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油垢”,正是“坏胆固醇”。德州市中医院体检科副主任医师仲璨解释,血脂主要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胆固醇又分为“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当“坏胆固醇”过多时,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斑块。日积月累,血管会变硬、变窄、弹性下降。斑块若累积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可引发冠心病;若出现在大脑动脉,易导致脑梗死;若发生于下肢动脉,则常引起间歇性跛行。更危险的是,这些斑块若突然破裂形成血栓,会瞬间堵塞血管,诱发猝死。
血脂异常与遗传、代谢功能关系更为密切,瘦人同样可能因遗传或饮食结构不合理而中招。
仲璨建议,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学会吃“对”的油,减少肥肉等饱和脂肪及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增加橄榄油、坚果、深海鱼等不饱和脂肪比例。同时,让身体规律动起来,每周至少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能有效提升“好胆固醇”,助力血管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