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在骨科或运动医学科门诊中,肩关节疼痛是很常见的就诊原因,其中肩袖损伤和冻结肩(肩周炎)占了绝大多数。这两种疾病都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但治疗方式和预后差异很大。如果误诊,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加重损伤。从疼痛特点、活动受限方式、发病人群和病程四个方面可以简单区分二者。
疼痛特点不同。肩袖损伤的疼痛多为“定位明确的锐痛”,患者能大体指出疼痛部位。这种疼痛在发力时明显加重,伴有无力感,比如,吃饭夹远处菜、举高重物时,甚至晚上睡眠压迫患肩时会疼醒,而白天休息时疼痛会减轻。冻结肩(肩周炎)的疼痛则是“弥漫性钝痛”,患者通常说不清具体痛点,感觉整个肩关节周围都在疼。它的疼痛特点是“不动也疼”,尤其在夜间或天气变化时加重,甚至影响睡眠。
活动受限方式不同。肩袖损伤的核心是“发力时受限”。患者的肩关节在被动活动时范围基本正常,但自己主动抬胳膊时却因为疼痛或无力而抬不起来。比如,梳头发或者吃饭时,自己抬手会疼得厉害,但别人帮着抬就不那么疼。冻结肩则是“全方位活动受限”。患者的肩关节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活动,范围都会明显缩小,就像肩关节被冻住了一样。
发病人群不同。肩袖损伤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从事肩部负重、反复抬肩过肩动作的人群。此外,急性外伤也是常见诱因,比如,摔倒时用手撑地、突然提拉重物,都可能撕裂肩袖组织。冻结肩更“偏爱”40至60岁的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它的发病往往没有明确外伤史。
病程不同。肩袖损伤的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如果是急性撕裂,疼痛和活动受限会突然出现,且在受伤后几天内明显加重;如果是慢性劳损,症状会反复出现,时好时坏,尤其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但很少能自行完全恢复。冻结肩的病程则呈阶段性进展,早期(疼痛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开始受限;中期(冻结期)时疼痛可能减轻,但活动受限会越来越严重,肩关节像被“锁死”;后期(解冻期)症状逐渐缓解,活动范围慢慢恢复。
如果出现肩关节疼痛,建议尽快就诊,通过检查明确诊断。准确区分,才能选对治疗方案,让肩膀早日康复。(作者单位:齐鲁医院德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