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阎润珍通讯员王晓军)
CT检查结果显示脑出血,常规治疗一周后症状未好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近日,65岁的孙女士在家人陪同下辗转来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孙女士头部肿瘤侵袭血管造成卒中出血。
接诊后,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孔亚洲了解到,孙女士在三个月前做了子宫内膜癌切除手术,术后康复顺利。然而半个月前,孙女士突然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头痛、反应迟钝等症状,在当地医院CT检查后,发现脑部有出血症状,以为是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经过一段时间的常规治疗,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没想到,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孙女士脑部不光是出血,还隐藏了一个“杏”大的肿瘤。
“溢出的血液很容易掩盖肿瘤的存在,早期被误诊为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孔亚洲说。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孙女士脑部肿瘤生长较快,并伴有脑积水情况,肿瘤为脑胶质母细胞瘤的可能性较大,恶性化程度很高,必须尽快手术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
由于脑部肿瘤位置较深、瘤体较大,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孔亚洲立即联系上级医院专家,组织线上会诊,最后决定进行开颅手术。因为手术治疗,不仅可获得肿瘤组织从而明确病理诊断,而且可以迅速减瘤、缓解患者症状,为下一步的放化疗创造空间和时间。
“明确脑内肿瘤合并出血后,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治疗,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切除肿瘤,尽量挽救患者生命,保护神经功能。术后根据肿瘤性质再选择适当的综合治疗方案。”孔亚洲说,在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下,手术如期进行。术中发现,患者肿瘤血运丰富,质地软,肿瘤周围脑组织瘤化明显。孔亚洲带领团队在显微镜下小心翼翼地切除肿瘤及周围瘤化脑组织,最大程度保护了肿瘤周围正常的脑组织,历时四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显示为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证实了孔亚洲最初的判断。
孔亚洲介绍,脑内恶性肿瘤中以胶质瘤最为多见,多伴有血管异常增生。尤其是三四级的高级别胶质瘤,生长速度较快,血管增生明显,在生长过程中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从而被误诊为脑出血。脑肿瘤出血的主要症状与脑出血相似,除了相对应的神经功能异常以外,多伴有头疼、呕吐等颅高压症状,部分患者有癫痫发作。孔亚洲提醒,如果出现头痛、恶心、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