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哮喘避开高危因素是关键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王琰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致敏原增加,再加上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导致哮喘发作,让患者苦不堪言。哮喘有哪些症状?人们该如何预防和控制?2月15日,记者采访了德州市中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林丽。

哮喘是一种肺部疾病,分为内源性哮喘与外源性哮喘,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外源性哮喘,即过敏性哮喘。哮喘的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林丽说,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

对于哮喘的治疗,人们存在两种极端观念。一种是听信所谓偏方、秘方,另外一种是过度悲观,认为哮喘不能治愈,就听之任之。“这两种观念都是不科学的。”林丽说,对于前者来说,尤其是老年患者,寻求偏方,虽然貌似有效果,但往往加入大量激素,长期不规范使用对身体的毒副作用非常大;对于后者来说,虽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哮喘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生活状态。

如何预防哮喘的发生?林丽表示,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及激发因素。注意房间通风、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清除尘螨。春季空气中花粉、霉菌孢子等过敏原的浓度增加了6至8倍,高危人群春季应减少户外活动,如需要外出应佩戴口罩。其次,人们应注意保暖,做好衣物增减,避免冷空气刺激与受凉感冒。第三,避免摄入易致敏食物。哮喘没有绝对的饮食禁忌,但是过量食用部分食物可能会诱发哮喘或不利于病情恢复,至于哪些食物不能吃要根据患者情况决定。第四,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应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快走、游泳、八段锦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适的锻炼方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