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巧用靶向药物,不住院也能治肿瘤

——“生物导弹”精准打击癌细胞

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阎润珍通讯员张月华)

日前,49岁的于女士因患肺癌晚期,情绪焦虑、恐慌,甚至一度陷入绝望。原来,于女士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肺腺瘤晚期、淋巴结转移,多个淋巴结肿瘤比鸡蛋还大,但被医生告知手术、放疗等治疗效果均不明显。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于女士来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找到肿瘤内科主任李雪峰。根据于女士的病情,经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李雪峰决定为于女士进行基因检测后,采用靶向治疗技术,用“生物导弹”精准打击癌细胞。

“患者就诊时病情非常严重,颈部多个淋巴瘤压迫气管和食管,不仅呼吸憋气,而且吞咽食物也非常困难,如果不及时治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李雪峰介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并改善不适症状的治疗方法就是靶向治疗。”

医生第一时间为于女士进行了基因检测,找到了基因突变的靶点,并迅速用药,精准消灭癌细胞。“临床治疗效果显而易见,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李雪峰说。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肺癌治疗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靶向治疗技术的成熟应用,使得肺癌的治疗越来越精准化、个体化,也最大程度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靶向治疗是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通过先进的医学技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使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特异性选择带有相应靶点的癌细胞并使其死亡,同时不会损伤正常细胞组织。因此,靶向药物又被称为精准的“生物导弹”。

“靶向治疗的方式非常简单,患者只须按时口服药物,不需要住院,服药期间按时随诊,定期复查即可。”李雪峰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靶向治疗,于女士的颈部肿瘤已经明显缩小,各种不适症状也减轻了。

目前,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口服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加。当然,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相应的基因检测,科学使用相对应的靶向药物,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