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丨以良渚之窗 汇文明之美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深秋的良渚,稻浪翻滚,芦花婆娑。

这两天,在位于良渚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内,策展人王小松和他的团队正忙着最后的布展阶段。“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重大文化工程。在即将开幕的第二届良渚论坛上,“大系”将作为重要的配套活动集中亮相,正式迎来中外嘉宾。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

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正式举行,习近平主席专门向论坛发来贺信,贺信中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首届良渚论坛成果丰硕,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世界级的文明对话。83个国家的84名艺术家留下150余幅作品,展示着人类文明百花园的姹紫嫣红。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高度重视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工作。

2004年,习近平同志出访法国,正是在他亲自推动下,次年10月“法国·中国浙江文化周”活动在尼斯成功举办。

也是在2004年,习近平同志的一次调研,把一颗“文明交流互鉴”的种子种在了遂昌。他和时任遂昌汤显祖纪念馆馆长谢文君聊了一个多小时。坐在后花园的树下,习近平同志不断叮嘱,要注意挖掘和弘扬好汤显祖文化。

更让谢文君没想到的是,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英国,讲起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大师,“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浙江不断探索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方式。

首届良渚论坛举行一年来,浙江婺剧团在德国、西班牙、安道尔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演;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携精彩剧目亮相法国巴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国外成功举办11场巡展;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位居全球多个游戏平台热搜榜冠军,以中国文化之美唤起全球共鸣;来自乌干达的浙江媳妇Rose,在丽水遂昌过上了幸福的农家生活。她在社交平台“圈粉”千万,搭建起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

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闪耀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拉近了天南与海北的距离,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也逐“光”而来。

文明互鉴,美美与共。就如即将召开的第二届良渚论坛所期盼的那样,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期待,这一届良渚论坛让文明的和声变得更加响亮,让世界的韵律愈发强劲、绵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