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镇在外能人张世勇返乡种药材—— “蹚”出乡村致富路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张志宁通讯员赵绪)秋风送爽,万物成熟。眼下,陵城区宋家镇四合赵家村村民张世勇种植的85亩黄芪、丹参、苦参等中药材也迎来丰收季。“根据当前的生长情况估算,预计产各类中药材100吨,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村集体、群众都能有不错的收入。”说起种植情况,张世勇脸上乐开了花。

今年49岁的张世勇是四合赵家村人,近年来一直在北京从事装修生意,并经营得风生水起,之所以返乡种植中药材,是因为陵城区实施的“雁归兴德·智汇陵城”工程。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需求,2023年底,陵城区实施“雁归兴德·智汇陵城”工程。宋家镇党委依托驻外流动党员党支部、老乡群、商会等渠道,全面摸排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建起256人的“宋家籍在外人才库”,其中包括张世勇。名单确定后,由镇党委班子成员牵头,“一对一”精准对接,介绍家乡发展变化和优惠政策,发出深情召唤。

“几乎每周都能收到镇上发来的家乡发展动态,镇村的领导干部也找我交流,问有没有回家发展的打算。”张世勇说。

去年10月,四合管区管区书记祁书刚再次上门走访,鼓励张世勇回乡种植中草药,并详细介绍土地流转、产业补贴等一揽子回乡创业政策,还承诺提供“全程代办、跟踪服务”的保障。宋家镇党委满满的诚意,激发了他回乡创业的热情。

虽然中草药种植收益颇丰,但张世勇对此领域很陌生。四合赵家村党支部主动上前,扮演了“创业导师”和“后勤部长”的角色。村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帮助他协调流转连片土地85亩,一周时间便帮助办理完所有流转手续。镇党委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等部门上门服务,快速办齐了家庭农场营业执照等各项手续。同时,联系区农业农村局技术员,为他提供全程指导,极大增强了他的创业底气。去年底,他开始尝试黄芪等中药材种植。

张世勇的中草药种植不仅整合了村里分散耕地,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新引擎。目前,地里长期雇佣4名村民日常管护,人均日工资达80元。播种和采收季,还能提供大量临时性岗位,务工村民每年增收2万余元。不仅如此,村集体也有一定收入,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在张世勇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经商的优秀人才开始关注家乡、咨询政策。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