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法院延伸司法触角——“疏调审”巧解物业纠纷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杨德林 通讯员万光彩

近日,德城区法院运用“疏调审”机制成功化解一起物业纠纷,双方握手言和。该案中,某小区居民王某因对物业服务不满意,拖欠物业费长达4年,物业公司将王某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如果直接判决,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于是联合社区调解员和物业行业专家,多次组织涉案双方协商。经过多方努力和反复沟通,王某态度有所转变,物业公司也认识到自己在服务中的不足,承诺会加强管理,并减免王某部分滞纳金,王某将拖欠物业费一次性补齐。

今年以来,德城区法院积极顺应形势变化和群众需求,探索物业纠纷治理新路径,与区住建局、辖区街道办事处和物业公司等开展联合调研,确定物业纠纷诱发因素,围绕暴露出的物业服务不规范、居民法治意识淡薄等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基于调研成果,德城区法院构建“疏调审”全链条物业纠纷治理体系,明确“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思路,为物业纠纷治理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构建“预防-调解-速裁-示范”四级递进解纷体系,通过“智慧监管+透明服务”双轮驱动,以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为切入点,引导物业公司转变理念,以高标准物业服务赢得业主认可。同时,深化“综治中心+专业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区综治中心作用,以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为依托,对物业纠纷等涉民生案件,通过调解函方式分流至社区所在街道,实现基层调解力量与法院联动对接,调解分流率达到90%以上。

立足“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机制,聚焦物业纠纷案件易发点、多发点,组建物业纠纷巡回法庭,深入社区、小区开展普法宣传及法治专题讲座。选取多个典型案例公开开庭审理,邀请居民旁听,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同时,在巡回审判过程中,法官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向居民普及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预防物业纠纷的发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