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刚(左)向客户介绍产品
德州新闻网讯 文/图记者李晓楠 通讯员李爽
“大姨,孩子们不在身边,家里有什么事情就跟我们说。”“张叔,听医生说你最近血压有点高,日常要注意饮食。”5月7日,市中街道顺源村党总支书记、顺源村张皮肖党支部书记张卫刚走访看望辖区内独居老人。
今年43岁的张卫刚不仅在村任职,更是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回想起创业历程及回乡之路,他不禁感慨道:“创业虽艰,但收获满满。”
2000年,张卫刚参军,退役后投身职场,在德州市一家化工企业从普通销售做到副总,虽然收入稳定,但他不甘于如此平淡的生活。2012年底,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只身来到北京,带着不到10万元的启动资金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因为在前一家公司的工作经验,所以在创业选择上还是倾向于化工涂料的销售方面。”张卫刚回忆道。来到北京后,张卫刚创办了北京美源佳科贸有限公司,凭借着之前的客户资源,他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仅用一年时间销售额就超过百万元,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销售总额连年增长。借着这股势头,公司也从最初的2名员工发展到几十名员工。
但好景不长,因为公司不具备生产能力,只能从第三方拿货,利润微薄且易受人掣肘。同时,客户的欠款和第三方公司的催款让张卫刚头疼不已,公司一度濒临破产。“当时有客户欠款达到了二三百万元,因为不能及时回款,第三方公司直接停止了供货。好在凭借多年诚信经营的口碑,公司挺了过来。”张卫刚介绍。
危机往往伴随着机遇。通过此次事件,张卫刚总结经验教训,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公司不具备生产能力。“处处受限,我能不能自己生产?”这个念头一直在张卫刚脑海中萦绕。经过一段时间考察选址,2015年5月,张卫刚回乡创办了乐陵市瑞邦铸造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引进了半自动化生产线,专注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正准备一展拳脚时,现实给了张卫刚当头一棒——公司生产的化工涂料达不到客户要求的标准。
原来,市面上公开的化工制品生产配方只能满足常规需求,达不到公司大部分客户要求的产品标准。为解决这一难题,张卫刚多次前往供货方的公司考察学习,奈何产品配方属于商业机密,他也是处处碰壁。
“没人教,学不到,那就自己研究。”张卫刚凭借着多年与化工制品的接触经验,决定自己进行研发。就这样,他一头扎进了研发的道路,一干就是7年。7年间,他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产品研发,国内的论文少,他就自学英文翻阅国外参考文献;公司没有研发室,他就将一间卧室改造成研究室;科研器具不全,就用水杯、文具替代……“当时完全是盲人摸象,生产和研发完全是两回事儿,走了不少弯路。”张卫刚回忆道。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张卫刚研发的耐火涂料产品终于达到行业内较高的水准,投产上市后深受客户好评。同时,与吉利汽车、特斯拉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自此,公司从单纯的销售逐渐发展到生产研发销售一体,销售额每年递增20%至30%,截至去年,公司年销售总额超千万元。
由于常年往返北京、乐陵两地,2023年7月,在街道领导和朋友的推荐下,张卫刚担任市中街道顺源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顺源村张皮肖党支部书记。上任以来,张卫刚将“群众身边无小事,最是小事显担当”作为工作信条。
面对初回家乡时村民的质疑声,张卫刚通过走访入户等方式,迅速与村民建立联系,同时依托乐陵市瑞邦铸造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为村民增加了10余个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为了赢得村民信任,切实为百姓做实事,张卫刚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清理村内三堆、旱厕大小共计200处,出动人力500余人次、机械60余小时,充分利用各项帮扶资金,让村内无垃圾、主干路上无柴草、小巷内无杂物,墙壁随处可见美丽乡村宣传画。
顺源村人口多,面积大,为了加强融合村凝聚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加归属感和向心力,张卫刚积极联系,举办相关文体活动,以文化促民生。去年以来,顺源村举办“浓情端午”“防溺水应急演练”“迎国际档案日”等主题活动1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