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建起988支服务队 开展专项行动

原标题:

陵城建起988支服务队,开展专项行动——

邻里守望 共建美好家园

志愿者将自制环保袋送给环卫工。记者杨戈 摄

李金池村民俗文化展演。王月新 摄

邱家社区举办公益集市。王彤彤 摄

西街社区志愿者帮居民缝补衣物。记者路龙帅 摄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王秀青 通讯员李月 张林

老人上下楼不便,邻居主动帮着买菜;孩子放学后,社区“四点半课堂”里有辅导作业的志愿者;居民之间产生小纠纷,热心的老党员来化解……这些温暖的日常,正是陵城区弘扬近邻文化,构建“邻里亲、邻里帮、邻里和、邻里美、邻里乐”的生动缩影。

如何深化基层治理?陵城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新路径,以邻里守望为切入点,广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

党建引领

守护邻里温情

“我平时一个人住,没太注意这些,多亏了服务队帮忙,消除了安全隐患。”4月14日,陵城区后王村邻里守望服务队特困帮扶分队为村里15户独居老人和4个残疾人家庭检修了用电线路,受益者之一高秀兰称“住得更放心了”。

“邻里守望服务队成立于今年2月,分为特困帮扶、安全守护、文化服务、公益便民等4支分队。其中,特困帮扶分队由5名党员和7名村民自发组成,主要为村内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室内卫生清扫、水电气暖检修以及代缴费用等定期上门帮扶服务。”后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泉介绍,目前,后王村邻里守望服务队累计办实事100余件、举办活动30多场、化解矛盾60余件。

今年初,陵城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邻里之间搭把手、帮帮忙、出份力”为原则,开展邻里守望专项行动,促进各类志愿服务力量有效集聚,引导广大群众自发参与矛盾调解、安全保障等。

组建一批邻里守望服务队作为举措之一,要求发动整合村内“五老”人员、热心群众、致富能手、村民代表和各类文体队长等力量,根据服务内容,组建安全守护、公益便民等各类队伍。全区678个村庄、12个城市社区积极响应,共建起988支邻里守望服务队,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次,化解群众在矛盾纠纷、安全生产等方面问题2400余件。

多彩阵地

聚力邻里幸福

4月8日,陵城区邱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一场趣味文体活动正在进行。在乒乓球比赛区,居民身姿矫健,发球、接球、扣杀,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赢得阵阵喝彩。在棋牌室,居民围坐在一起,斗地主、炸金花,斗智斗勇,在传统纸牌游戏中乐享休闲时光。“活动非常好,既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增进了邻里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了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居民李明山只要有空,社区活动从不缺席。

“围绕打造‘情满邻里,爱在邱家’文化品牌,社区不断加强阵地建设。”邱家社区党总支书记田姗姗介绍,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了850平方米的邻里活动阵地,设置居民会客厅、棋牌空间、真情邻里角、邻家书房、幸福学堂等特色功能空间,根据居民意见、建议,推出邻里文化节、举办公益集市,定期开展茶话会、创意插画DIY、趣味亲子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70余次。

邻里守望的培育,离不开多元载体的支撑。陵城区倡导各社区、村庄结合实际情况,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级活动场所、楼道等阵地,设置邻里守望服务站、宣传站,负责做好特殊群体需求登记、联系人员分配等,定期开展宣讲、教培、公益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区90%以上的社区、村庄建起至少1处邻里守望阵地。

西街社区恒盛幸福园小区,将楼道打造成邻里情感交流的单元平台。“我们根据楼道的特点,按照一楼一品的原则进行楼道命名、装饰和提升,展示出每个楼道的独特魅力。”西街社区党委书记付桂芹介绍,比如14号楼的两个单元是回迁房,居住的多是老年人,因此分别定为孝贤楼、和谐楼,墙画内容涉及孝老爱亲、与人为善、尊老爱幼等。文化楼住有很多书画爱好者,选取居民创作的书画作品上墙。悦读楼内孩子多,则悬挂着名人名言。

张架村依托村级活动场所,设立邻里共享箱,志愿者、热心群众纷纷将家中多余的药物、更替的衣服和暂时不用的生活用品存进去,在共享资源、减少浪费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邻里距离。

一纸公约

让睦邻成常态

“敬老助残献爱心,遇到困难都响应。有事群里说一声,左邻右舍齐上阵……”4月14日,陵城区张西楼村通过大喇叭,循环播放由邻里守望公约编成的顺口溜。

张西楼村共有246户、824口人,今年初,秉承“公约大家齐制定、共遵守”的原则,在村民中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等反复修改,确定了公约内容,包括爱党爱国、家庭和睦、移风易俗、文明养宠等等,涵盖了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约的制定,能够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大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张西楼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如数家珍:村里新风公益基金募捐,无论是企业家、致富能人、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村民,都慷慨解囊,捐款总数达4万多元;82岁的张万瑞种了4亩多地,儿子外出打工赶不回来浇地,村里的党员张泮周主动帮忙;赵玉香没有子女,前不久丈夫去世,都是邻里帮着操办;村里推出“邻里圆桌会”调解机制,威望高、经验丰富的5名党员、村民请缨担任调解员,组织矛盾双方围坐圆桌,倾听诉求、分析矛盾、共同协商,还开展“和谐邻里共筑家园”等主题活动4次……

如何让邻里守望成为自觉习惯?陵城区将制定公约作为推进抓手,要求各社区、村庄对邻里之间涉及的共知、共做、共帮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提升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截至目前,全区八成以上社区、村庄或制定了邻里守望公约,或在村规民约中完善了邻里守望条款。

同时,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组织议事会、阳光报告会,搭建“群言群策”平台,共谋村庄发展“最优解”。3月12日,大陈村通过阳光报告会,围绕矛盾纠纷、村庄共建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解决了路灯安装、沟渠垃圾清除等问题。

随着问题一件件解决,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今年以来,全区召开阳光报告会678次,群众提出问题1670条,村干部当场答复1276条,事后答复394条,消除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隐患近百件。

“通过开展邻里守望专项行动,切实把党员的示范优势、群众的自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服务优势。”陵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鹏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