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街道实施“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安心发展加大科研投资——研发投入三年三连涨
□本报记者董天力 本报通讯员侯金波
3月18日,在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里,机械臂正精准铺叠碳纤维预浸料,工人们全神贯注调试着新型热压罐设备。近日公布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名单中,这家企业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风电部件”和“轻量化智能交通装备”双双入选,展现了企业的创新实力。这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新华街道实施“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街道创新实施“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20余名机关干部变身企业专属“服务管家”。他们既当政策宣讲员,又做发展参谋官,通过“日常联络、月度走访、季度会商”机制,累计解决企业需求40余项。“他们就像企业的‘第二行政部’。”山东科源供排水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勇华说。“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对填补用工缺口、打通融资快车道等多个发展难题起到了助推作用,最近企业扩建时,街道协调生态环境部门创新采用“环境监理+信用承诺”模式,使环评审批周期缩短40%。
走进德城区新华街道机关大楼,墙上挂着的“产业链藏宝图”引人注目——12条重点产业链如经脉般延展,每个关键节点都标注着招商目标企业。
新华街道精准施策构筑“双招双引”强磁场。在华鑫希尔顿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中,街道实施“三同步”机制。项目签约当天,由街道班子成员牵头的服务团队即刻运转;土地摘牌次日,规划、住建等部门组成的“流动审批站”现场办公;当第一根桩基打入地面时,水电气网等要素保障已全面贯通。这个投资3.8亿元的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100天。
产学研协同突破技术瓶颈。在科源供排水公司的实验室内,青岛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正在调试新型水处理膜组件。“就像给自来水厂装上‘人工肾脏’,这套系统能精准过滤重金属离子。”张勇华介绍,通过街道搭建的“校企直通车”,他们与高校共建的研发平台已攻克3项技术难关,产品寿命提升2倍以上。
在创新引擎驱动下,辖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三年保持8%以上。企业创新正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创新”跃升——双一科技构建起覆盖材料研发、工艺设计、智能制造的完整创新链;鑫华博润科技打造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应用场景”的成果转化体系。
目前辖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1家,企业年研发投入超9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