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探索智慧监督新路径 大数据精准聚焦“关键小事”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王德鹏通讯员肖兆森)日前,齐河县纪委监委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大数据进行监督模型比对时发现异常信息:某村文书李某某上报的参保人数与村里实际人口不一致。县纪委监委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核查,发现李某某存在虚报人口数量套取保险金问题。违纪事实查清后,给予李某某党纪处分,并追缴违纪所得,给此类违规行为敲响了警钟。

一直以来,齐河县纪委监委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持续深化运用大数据开展监督工作。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精心搭建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精准比对分析,能够及时、精准地发现潜在问题,让违规违纪行为无所遁形。

在此次专项监督中,齐河县通过数据建模比对能够快速查找公职人员违规参保和村“两委”成员违法违纪情况,避免了因村民参保信息年份跨度大、批次多、人口数量庞大带来的人工筛查工作周期长、各部门工作进度不一致等问题,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截至目前,依托这一数据模型,已筛查出可疑信息575条,从中成功发现问题线索44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人,追缴违规资金高达111.7万元,极大地提升了监督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大数据监督预警只是手段,如何充分用好模型进行全周期监管,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是监督工作的关键所在。”齐河县监委委员朱士安表示,针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大数据监督模型预警的线索,县纪委监委积极作为,向有关部门单位制发监督提醒函15份、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推动县人社局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预警核查工作机制,出台相关规章制2项,进一步规范了经办流程,有效堵塞了制度漏洞。

除此之外,面对当前传统腐败与新型腐败交织、贪腐行为愈发隐形变异等复杂情况,齐河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关心关注、问题易发多发的民生领域“小切口”,积极先行先试,构建了涉及民生领域的共10种大数据监督模型。其中,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共建立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价格情况分析、未入选供应商违规供应大宗食材情况筛查等数据模型4个,通过将学校食堂出入库验收记录与发改局同期发布的生活消费(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报表中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予以对比,建立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价格情况分析、未入选供应商违规供应大宗食材情况筛查等数据模型,已收集信息544条,已筛查发现问题4类41个,已筛查发现问题线索4类10条,查处4人,追责问责2人,切实保障了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膳食经费合理使用。

下一步,齐河县还将聚焦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综合行业系统的政治生态分析、日常监督等情况,分析查找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违纪风险点,用好大数据监督建模,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专项监督插上科技翅膀,走出智慧监督新路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